安徽省颍上县十八里铺镇桅杆村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网优势,组织村党员干部学习科学种植、养殖和加工管理技术。截止到目前,已利用远程教育网集中收听、收看《农业科技》、《先进典型》等科普节目,组织科技培训60多场次,受益党员、群众达2000多人次,形成党员带头示范、群众跟着干的局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远程教育不是摆设,是为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好网络”
老党员王祥多从事蔬菜大棚种植,规模小、技术落后,由于只靠传统的种植管理,常常在最关键时刻出问题,蔬菜不是发生病虫害,就是大面积的减产。收看远程教育网上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科普片后,王祥多深受启发,经过反复学习试验,终于掌握了病虫害等防治技术。今年春,王祥多信心倍增,投资60万元扩建两栋50亩大棚,还聘请了30多位群众帮助管理、除草,这不但增加了自己收入,还解决了村里30多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目前,桅杆村像王祥多这样的党员种养大户已经达到10多人,他们通过远程教育网学习技术、了解市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党员有活动,更应该有行动”
桅杆村46名党员,不少党员从事蔬菜种植、养殖、加工和交通运输,这四个协会中共有党员22人。两年多来,该村党支部一班人自己带头示范,带头搞种植、养殖,然后将网上学到的技术在培训、学习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并来到田间地头现场给予指导、帮助。目前,该村投资40万元年存栏1000只的良种兔繁育场、年存栏6000对肉鸽的繁殖场等养殖业蒸蒸日上。
今年春节,多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马一明回家过年,偶然参加收看了村里远程教育片后,又看到了村里部分养殖场的良好经济效益,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打算利用多年积攒的60万元资金搞生猪养殖。村里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养殖协会的党员上门搞帮扶,从选址、厂房建造、养殖技术全程“传、帮、带”,帮助马一明发展“猪-沼-菜”的循环经济模式。
“党员有活动,更应该有行动。”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国,每次集中收听、收看、学习后,总是重复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