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需要该放手时就放手

--------------------------------------------------------------------------------
点击次数:3425  发布时间:2008-5-7 9:54:15

  早晨起床,等你帮他穿衣服;刷牙洗脸,你要把牙刷、毛巾放到他手里;吃饭,张口叫你喂他;除了家人,在外不敢和其他小朋友搭话……作为父母,你是否经常感觉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性太强了?其实,孩子的依赖性从哪儿来?幼教专家称,父母溺爱越多,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依赖性越强;相反,父母放手、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的独立性会不断增强。

  父母多溺爱2岁小丫只会吃流食

  为了事业,赵女士一直熬到40岁才要孩子,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自然倍受全家人的宠爱。

  “每次出门,生怕她磕着碰着,我们一家轮流抱着她走路;每次吃饭,怕她难消化,现在都两岁多了,我们还是先把饭菜打成泥糊,再喂她吃……”可是他们并不在乎:就这么一个孩子,不宠她宠谁?

  然而,当女儿进入幼儿园后,将近3岁的她居然不会吃幼儿园的饭菜,这一切都怪赵女士至今还让女儿吃流食,使其咀嚼能力缺少必要的锻炼。

  “胎儿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需要靠妈妈来获得氧气和营养;但是,他一出生,在生理上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自己呼吸、自己吃饭。”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徐菁说,独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本能;如果家长处处包办,可能泯灭孩子的独立性,甚至影响其生理功能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将来可能很难适应社会。

  创造机会鼓励孩子独立做事

  “孩子几个月大时,就有本能的自我服务能力。这时,父母的一个表情就可能成为孩子的心理依赖。”郑州市七色花幼儿园园长蔡蕾说,譬如孩子摔倒了,这时家长若表现得惊慌,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孩子慢慢就矫情了,会对家长产生依赖;相反,家长给一个鼓励,孩子会更有勇气自己站起来。

  此外,家长还要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1岁的孩子,会自己玩、听故事、握奶瓶等;2~3岁,能自己吃饭、在家长帮助下穿脱衣服、收拾玩具等;4~6岁,会打扫卫生、整理书包等。

  避免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把生活中的事情慢慢交给孩子自己做,其间多鼓励,而不是代替。她举例说:“像5岁多的孩子,家长可准备一些小扫帚、小拖把、小垃圾铲,锻炼孩子去打扫卫生。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千万不能大发脾气,而要多鼓励,给一些必要的指导,坚持让孩子独立地解决困难。”

  但是,放手不意味着“拔苗助长”,如果让孩子尝试去做能力不及的事,只会产生挫败感。

  孩子完成任务后及时表扬他

  “孩子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完全取决于他人的判断,当别人都说他好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好。”徐菁说,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培养其独立性。

  比如,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刷牙、摔倒爬起、穿衣或帮家里人做事等,家长要及时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吻或用话语来表扬他,让他体验到成功。这种成功的体验带来的积极情感,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自信的孩子必然很独立。

  “以往,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强势,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帮孩子做,时间一长,容易使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徐菁觉得,家长不妨偶尔在孩子面前“示弱”,让他帮自己做一些小事,这有助于孩子意识到他已经是家庭里的一个独立个体了,也能增强孩子独立做事的自信心。

  家长因势利导抓好2~3岁反抗期

  孩子长到两三岁,家长可能突然发现他说话时用的“我”字多了,以前都说“宝宝想喝水”,现在成了“我想喝水”,这预示着孩子的独立性随着反抗期的到来开始萌芽了。

  徐菁说,反抗期的孩子开始对大人说“不”了,家长可以趁机因势利导,千万不能和孩子对着干,否则会加重他的逆反情绪。

  比如孩子会吃饭,但自己不愿吃。这时,家长就不能来硬的,可以通过和他比赛谁吃得快等有趣的游戏,调动孩子的积极的反抗性,吸引他独立完成吃饭任务。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