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衡阳市2008年度职成教育工作暨职成教育协会年会召开

--------------------------------------------------------------------------------
点击次数:5551  发布时间:2008-4-30 10:12:50

 3月14日,衡阳市2008年度职成教育工作暨职成教育协会年会隆重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07年全市职成教育工作,分析了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全市职成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会议还总结和部署了职成教育协会的工作。市教育局局长奉祥明、副局长马俭平、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剑旄、市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力斌、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文福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市教育局局长奉祥明充分肯定我市职成教育取得的成绩。奉局长说,近几年来,我市的职成教育事业规模逐年扩大,资源整合效果明显,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技能性人才。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到2006年49764人,居全省第一,2007年招生人数为49561人,在校生人数达到12.7万人,事业规模跃居全省第一。在读成人大专和本科生21467人,居全省第二。原衡阳市财校与市二技校,市卫校与环境生物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与市职工大学成功实现重组,办学实力空前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些部门办学打破行业束缚,面向市场,开设了一批新兴的专业,学校焕发了空前的活力。6所民办职业学校新建了自己的校园。订单式”培养和短期培训模式大力推广。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近5年来,培养了中职毕业生13万人,与市内市外近400家企业单位签订了稳定的用人合同,近150家企业单位签订了“订单式”的培养协议。全市连续3年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衡阳市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核工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和衡阳市信息网络工程学校数控实训基地,赢得了国务院和省财政2000万元实训设备的支持。

    奉局长指出,要正确认识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有的放矢地抓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抓好招生工作的重点,促进事业规模稳步发展,实现中职招生4万人和普职分流比5.5:4.5的工作目标。二是要抓好项目建设的重点,促进学校基础能力进一步加强。三是要抓好规范管理的重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奉局长强调,职业教育要出成绩,必须加强职业教育的全面建设,抢抓机遇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整体上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各职业学校要有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和改革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内引外联,不断加强全市范围内的校校、校企合作,大胆尝试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各民办职业院校要自信自爱谋发展,撑起衡阳职业教育的半边天。

 

 

    市教育局副局长、市职成教育协会副会长马俭平作工作报告。马俭平说,2007年,职成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事业规模攀历史新高,职业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创建工作再获新成果;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办学行为日臻规范,学校和专业审批制度更趋合理;教育常规管理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订单式”培养大力推广,短期培训全面展开;职业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职助学制度深入人心。2007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人数达49561人,居全省第二,在校生总人数达到12.7万人,事业规模居全省第一,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人数达到3.9万人次。

   会议明确了衡阳职业教育2008年的工作重点,确定了全面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构建职业教育骨干体系的工作思路。会议还听取了衡阳市职成教育协会副会长文福华关于协会的财务收支报告,听取了副会长载力斌同志关于协会更名和理事调整的建议报告。

    各县市区分管职成教育工作的副局长、职成股股长、全市中职学校校长、各函授站站长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