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谁得了“高考焦虑症”

--------------------------------------------------------------------------------
点击次数:3044  发布时间:2008-4-28 10:19:19

 求求你们了,别再让老师和爸爸妈妈整天念叨‘高考焦虑症’了。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一直都挺自信的,从来没想过会跟‘焦虑症’沾边,可爸爸妈妈和老师们整天把‘焦虑症’挂在嘴上,实在受不了。我不是怕高考,我是怕他们没完没了地说‘焦虑症’”。

  这是记者在某医院心理咨询中心采访时,一位考生向记者发出的令人出乎意料的求助。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是鼓楼区一所重点中学的优秀班干,当她当着记者的面把满肚子“怨气”一股脑发泄出来时,记者看到她的妈妈手足无措地在一旁落泪。妈妈难过地说:“我也是为了孩子好才带她来检查的,没有‘焦虑症’大人孩子放心,有“焦虑症”我们及早想办法消除,难道这也错了吗?”

  一位一大早就被妈妈从床上拽起来,从燕子矶赶来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为克服‘焦虑症’,爸爸妈妈只要一在杂志报纸上看到关于‘焦虑症’的文章,就剪下来让我看,要我吸取教训,我有什么教训可吸取的,真烦。”一位姓严的考生坚决要求妈妈到就诊室门外去等,不让家长听他和医生的交流,这位考生告诉记者:“一到学校,老师就提醒我们调节考前心理,避免‘焦虑症’;一到家,爸爸妈妈就问‘今天心理状态’怎么样,好像不得‘焦虑症’就不正常似的。本来对高考就有些压力,这样一来,没病也要搞出病来。”
  
  孩子的“怨愤”是有道理的,心理专家周正猷认为,迎考前考生都会有心理压力,这都是正常的。而现在的考生大多十八、九岁,具备了相当的独立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只要平时基础不错,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就谈不上得什么“焦虑症”。在咨询中心,记者看到考生大多表现正常,回答问题井然有条理,只有一些欠觉的孩子连连打哈欠;而家长们却忙前忙后,紧张兮兮,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联想起前两天中考时家长如临大敌,又接又送、端茶送饭,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孩子,不由让人感慨:家长和孩子,到底是谁得了“高考焦虑症”?
 


—— 信息源自: 中华心理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