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4639 发布时间:2008-4-23 10:32:25 通过本科教学评估活动,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然而,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评估指标体系分类指导的思想体现不够,定量指标多、定性指标少;评估重绩效,轻发展;行政的评估方式容易产生形式主义;实际操作中的评估材料真伪难辨;专家选择范围窄,水平参差不齐,专家组对学校特点的考虑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张世珍近日提出建议:进行相应调整,科学推进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张世珍说,评估目标设计要明确、具体,评估项目的指向性要强;评估指标应简洁明了,评估方法当简便易行,指标定位要明晰、准确,指标内涵要具有确定性和可实现性;要简化评估项目和评估过程,尽可能减少相关部门的负担,在保证评估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评估成本,达到目标与绩效有机统一的效果。 张世珍认为,在高校本科评估工作中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特别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制定适合的评估标准,进行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估,以提高评估的可操作性与权威性。可以尝试把大学的学科建设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可比性,也能使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而且还能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同时,一些名牌大学的劣势学科也由此无法获得高于实际的声誉,充分展现出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当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效果才是检验、评估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张世珍指出,应重视和充分发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依靠民间评估机构进行社会评估,依靠社会影响体现评估政策。这样,有利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给学校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一个持久良好的教育质量应当是学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单靠外界的监督是难以保证的。”张世珍同时建议,要努力完善高等学校自我评估体系,打造高等学校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的长效机制。
—— 信息源自: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