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全面展开,施工工地上如火如荼。当初一些人的猜疑、担心和争论已尘埃落定,但学院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段经历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原因,这个学院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受限,许多室外教学课难以开展,影响教学质量。就在他们反复思考探索发展良策的时候,重庆市大学城的兴建,送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院党委决定借助重庆市建设大学城许多优惠政策,果断提出进军重庆市大学城的发展思路。为解决新校区整体迁建所需经费,经上级批准学院决定转让现校区部分土地。一时间,这件事在军内外成了热点新闻。
(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转让土地了,领导会怎么操作?一些群众在猜测、观望。
“实行阳光操作!”学院政委阮炳黎在党委会上掷地有声:“这是决定学院发展前途的大事,当然要坚持党委集体领导,让教职员工做主,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马家堡校区土地转让工作正式启动,学院土地转让办公室人员马不停蹄,制定土地转让计划,组织土地勘测,一项项土地转让的前期工作,都在按程序规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重庆市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际,院领导抢抓机遇,决定采取既符合国家和军队政策规定,又具有军队特色的竞价方式。于是,成立了由总后、重庆市和学院有关人员组成的“后勤工程学院军用土地使用权转让竞价小组”,连续5天在新闻媒体和网络发布军用土地使用权转让信息公告。随即,有14家企业正式申请报名,提交了《竞价转让报价书》,交纳了竞价保证金,最终被审定为合格申请人。
在总后基建营房部直接组织和后政纪检部全程监督下,他们组织进行了马家堡校区土地使用权现场竞价转让。那天,院党委、院纪委全体成员,200余名教职员工代表都来到竞价现场观摩和监督。
经过两轮现场公开报价,重庆某公司以每亩近800万元人民币的最高报价,成为签订该宗土地转让协议的第一顺序人。随后,这家公司以超出所有人预料的价格,与学院正式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实现了军队利益最大化。
在现场的总部机关领导高兴地说:“如此阳光操作,我们放心!”参与竞价的企业代表感慨地说:“这样公开透明,我们服气!”教职员工激动地说:“学院党委这样信赖和依靠群众,我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