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未来教师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教学实例,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之创新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实例中所列举的问题,以缩短毕业生的适应期,更有效地培养合格教师并反映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学习书本理论
书本理论是学生学习创新的基础。为使学生深刻领会书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精讲与学生自学书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教师精讲书本理论,优化教学内容,把精讲的第一书记放在教育基本规律、德育论、教学论中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第二,指导学生自学书本理论。教师精讲书本理论,旨在为学生掌握书本理论铺路架桥,抛砖引玉。在学习书本理论中,教师的主要精力不是倾注在讲稿的撰写与讲授上,而是集中在如何启发、引导、示范、研究和指点学生的自学上,把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到学。第三,在精讲与自学书本理论中,教师坚持“寓庄于谐”、“寓理于事”、“以事证理”、“用实例说话”,密切联系中学基础教育实际与学生学习实际,引导学生把书本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事实上。学习书本理论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打好理论基础。
(二)博采精选教例
教例即教学或教育的实例。通俗地讲,是指对某种教学或教育过程及其经验或教训的记述;确切地讲,则是指对特定环境中某一教学或教育全过程包括面临情况、施教措施、实际收效与理论依据等因素在内的完整叙述。为消除原教育学教材严重脱离中学基础教育实际与学生学习实际的弊端,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脉、多方查阅、广泛搜寻教例,经过分析比较、反复筛选,依据教育学课本理论体系,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科学性、思想性与可操作性的教例采摘精选,归类整理,编辑成册,作为学习书本理论的辅助教材。博采精选教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打好事实基础。
(三)剖析优秀教例
剖析教例是指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本理论分析教育教学成功之经验或失败之教训。其分析要点是根据现代决策理论确定的“面临情况”、“施教措施”、“实际收效”、“理论依据”等四个要点。剖析教例采取教师示范剖析与学生自己剖析两种方式,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教师示范剖析
教师首先向学生讲明剖析教例的意义、要求与步骤;其次陈述教例内容;再次从“面临情况”、、“施教措施”、“实际收效”、“理论依据”四个方面逐层剖析。教师示范剖析教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剖析教例的方工方法现以《找到了施教的支点》为教例来对教师示范教例加以说明。
这则教例的主要情节是:小黄在校寄读,被坏人引诱,无心学习,破坏纪律,在外面盗窃。学生和老师说他是个不可救药的浪子,可“我”并不这样看,“我”努力寻找教育好他的着力点。在调查了解中发现,他曾跃入江中偷东西给有困难的孩子。偷东西不好,但折射出他的勇敢和善良,“我”对教育好他充满了信心。一次,我带他到家中读书,发现他把《聂耳的故事》藏在裤袋里,“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他。他又盯着墙上的二胡,当他跳上桌子取二胡踩碎了玻璃时,“我”安慰他:“不要紧,划破脚了没有?”此后,我尊重他喜爱音乐的兴趣和想成为音乐家的愿望,为他创造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启发他树立远大理想。他终于告别了昨天,成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现已是一名优秀的电影工作者。
教师引导学生剖析教例:①面临情况:小黄是个后进生,无心学习破坏纪律,且在校外盗窃;②施教措施:调查了解,揆情度理,见机而行,因势利导;③实际收效:他告别了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工作者;④理论依据:教师成功地运用了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相结合、尊重理解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与情感陶冶、实际锻炼、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教师示范剖析教例,用理论说明教例,用教例印证理论,引导学生把对教育原理的理解建立在教育事实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学生自己剖析
学生剖析教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分析教例的活动中学会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分析发现教育问题之创新能力。学生分析教例紧扣“面临情况”、“施教措施”、“实际收效”、“理论依据”四个要点。具体过程是: 首先个人剖析。每个学生精选一则教例进行书面剖析,为小组剖析作准备。其次,小组成员交替剖析并推荐一名成员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剖析结果,小组成员补充完善。再次,小组与小组之间切磅礴揣摩,互评互议,分析讨论,共同研讨。在剖析教例中,教师鼓励学生消除顾虑,解放思想,丢掉包袱,轻装上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但不越俎代庖,不替学生对问题作终结性论断,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多思多想多说多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发现教育问题之创新能力。
为了促使学习主动探究教例中的精神底蕴,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把剖析教例的重心放在探寻、揭示“面临情况”、“施教措施”、“施教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重点研究施教措施的依据是体现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与方法强调剖析教例要具体明白,实事求是,切忌脱离教例空泛议论,无的放矢,不着边际,同时力戒生搬硬套,避免分析过程的公式化、模式化。这是缘于每则教例中面临的情况、施教的措施、施教的收效和施教的依据都不尽相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需要学生仔细琢磨,潜在力量心思考,缜密分析,积极探究。只有明确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各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有了统一的充分的认识,才能发掘出教例的真谛,也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发现教育问题之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四)拟选教育方案
拟选教育方案是指向学生提供只有开头的教例,拟订几个方案并选出一个最优方案。其拟订方案的要点是根据现代决策理论确定的。主要包括:面临情况、确立目标、拟选方案、安排过程、理论依据等五个要点。启发学生分析教例开头中列举的教育教学问题,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之创新能力。似选方案是以熟知书本理论和熟练地分析教例为保证的。这是整个教例教学体系的目的和归宿。其具体过程是:①展示问题。教师口述或局面展示问题,学生认真审视问题并酝酿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②确立目标。学生从发散思维角度尽可能列举出自己所想到的多种教育方案。③优选方案。学生充分考虑审视所列举的多种教育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去芜存精,优选出一种自己认为是最具有可行性的、最合理的方案。④安排过程。学生详细写出实施最佳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明确指出最佳方案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哪些规律,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何种原则与方法,对方案作理论层面上的论证和说明。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们在模拟未来职业实践的教例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之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通过具体实践,已取得了颇丰的实效: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分析教例、拟选方案等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动口,问题意识活跃,探究意识强烈,视野开阔,联想丰富、思想奔放,在大脑激烈撞击的辨析争鸣、切磋研讨活动中,不拘泥书本,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问难,想法奇特,见解新颖,富有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扬,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实现了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质的飞跃与升华。学生分析教例的层面、方位、角度不尽相同,因而分析过程异彩纷呈,见仁见智,颇有创见,充分认识了教例的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另外,学生分析教例也不再停留在单一属性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抽象水平上,而是飞跃到整体系统联系的思维具体水平上,实现了思维抽象向思维具像的质的飞跃与升华。三是坚定了从教志向 ,锻炼了从教能力,提高了从教素质,增强了从教的信心与勇气。学生在搜寻教例、学习书本理论、新闻记者教例、分析教例与拟选方案等活动中,优秀教师敬业爱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以律己等感人至深的从教品质,深为学生景仰,他们竞相学习仿效,身体力行,进一步熟悉了解了中学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要求、途径与方法,因而不仅认识了教改的方向而且培养了教改能力。四是克服了空泛说教、教空分析的缺陷。学生对教育原理的认识,是建立在大量的生动鲜活的教例的基础上的,以教例为中介学习教育教学百年不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力量,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从中体验了发现的惊奇与自豪,品尝了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果和质量,克服了教育教学中空泛说教、架空分析的缺陷,密切了书本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五是体现了现代教育“教是为了不教”的时代精神。平庸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知识,优秀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记诵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例教学着眼于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之创新能力。在教例教学中,学生是分析教例活动的主人,学生自己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演绎归纳、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教师不干预、不评价、只是为教例分析活动指明方向,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体现了现代教育“教是为了不教”的时代精神,顺应了国际教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潮流。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教例教学”探索之所以成功,其主要原因是:①在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②教学民主,多向交流;③教学过程有讲有练,有张有弛,有劳有逸,在活动中领会知识,培养技能,锻炼能力,符合人脑活动的规律;④协调了思维间的相互关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成分并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⑤正确地处理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寓庄于谐”,“寓理于事”,“以事证理”,“用实例说话”,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但是,我们的模拟未来职业实践的教例教学探索只是教学改革的微观实践,仍有不足之处:一是联系中学基础教育实际不够;二是新教例的开发滞后于教学的实际需要;三是较少使用光盘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是需要今后努力改进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