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视点: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儿女交流

--------------------------------------------------------------------------------
点击次数:3471  发布时间:2008-4-21 11:47:44

 对于这个话题我早就想和家长朋友们探讨一下了。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很多家长不知所措,当家长们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时候,他们打了。但得到的反应是更加的反叛,是无声的抵抗,是离家出走。这时家长朋友们便以为他们的孩子无可救药了,他们开始为此感到沮丧,曾经为了孩子付出那么多心血为什么就得不到回报呢?
    
    湖南卫视的《真情》栏目日前报道了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外孙寻找女儿的故事,女儿离家出走多年,老人说因为自己年岁大了,带孩子精力不够,如果找不到女儿就给外孙再找个新妈妈和新爸爸。当时我想孩子的妈妈为什么把自己10岁大的儿子丢给老人不管呢?看了跟踪报道,我了解到小男孩的妈妈和姥姥之间的隔阂已经20多年了。由于老人过分干涉女儿的私生活,使女儿不得不选择离家出走。母女之间多年的恩怨牵扯到不到10岁的小男孩。看着小男孩的无助表情让人心痛,而母女间多年的隔阂,正是从女儿青春发育期开始的。母亲认为对的女儿就要无条件服从,否则就是无休止的争吵,然后就是粗暴的打骂。其实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天底下没有一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女儿的。然而教育孩子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青春期孩子早恋问题,青春期孩子的升学问题,青春期孩子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社交问题,这些问题家长都应该耐心细致的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而不应该粗暴的进行干涉。

    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的担忧无外乎就是怕他们在社会上学坏了,但是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耐心的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是一味的打骂指责其结果势必适得其反。

    对于爱情的懵懂,对于前途的迷茫,对于家庭的叛逆等等等等是青春期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特征,作为孩子的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外,还要关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微妙变化,而注意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微妙变化,怎样和他们沟通才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当您把自己的想法凌驾于孩子的思想之上的时候,当您与孩子交谈时摆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的时候,我相信这个时候的孩子宁可把自己的心事烂在肚子里,他也不会和您沟通。

    沟通需要平等和平的谈话氛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可以考量一下自己。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好朋友,互相倾诉,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人权的问题。

    过去常有这么一句话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就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被很多家长当成了至理名言,其实现在再说这样的话我感到是极其愚昧的。在21世纪的今天,孩子们接受的是现代文明的教育,接受的是除了中国古老文化以外来自国外的科技文明教育。人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生根发芽。有很多家长搞不明白,我是孩子的妈妈为什么看了孩子的日记就是侵犯孩子的隐私权了呢?我作为孩子的家长打孩子一下怎么就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了呢?其实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的困惑之一,因为这些家长从小就是在自己爸爸妈妈的打骂中长大的。但时代不同了,我认为强化自身的修养,强化自身的文化素质,是每位青春期孩子家长的必修课。

    要知道家长在家里不但是孩子的长者,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身教胜于言教。但长者并不意味着在生活中就应该扮演强权的角色,和孩子成为朋友,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文明的解读孩子内心世界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21世纪作为家长该实行的教育方式。不听话就打、不服管就骂的管理模式早就应该如旧中国封建礼教般的被新时代所淘汰咯!


 


—— 信息源自:腾讯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