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主题确立为“责任与使命”,可见,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培养责任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我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先生曾说:“人生于大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一旦社会没有了责任,那么家将必落、国将不国。所以要在青少年中重视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现代青少年生长在和平环境里,艰苦环境磨练机会很少,对生活中随时可能碰到的困难、挫折缺乏相应的精神承受能力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在品德素质教育中,必须使青少年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总是掌声和鲜花。有坦途也有坎坷,有成功也有失败。为此,在人生观教育中要重视品德素质教育,重点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坚强不屈、英勇奋进的精神,弘扬传统美德,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裹足不前是无济于事的,逃避现实也只能成为懦夫和懒汉。通过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懂得“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人生真谛。
国情教育,是指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方面的总和教育。在国情教育中,既要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要讲我们的不足和差距。教育青年必须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努力。
科学的发展,已经把全地球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任何一个国家发生的变化,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环顾全球,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地球和人类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局面:人口问题、环境污染、生态问题、资源问题等等,不容我们盲目乐观。因此,培养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站在全球的角度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身居陋室,心忧天下,才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正汹涌而来,科技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正在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发展着。知识更新在加速,现代化发展对今天的人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未来也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能否迎接挑战,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教育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
事实证明,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适应未来,把青年一代培养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勇于创新的一代,就必须克服那种保守、懦弱的心理状态;摒弃单向性、直线性的思维和因循守旧的观念;改造那种刻板的学习方法,狭窄的知识面和厌学情绪,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