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的后勤工作为消防部队发展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消防后勤保障必须紧跟时代形势,不断改进,协调发展。消防部队能否在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的特殊战斗中取得彻底胜利,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人的因素是致胜的关键,而后勤保障则是一切的基础。后勤保障包括经费的保障和装备的保障。经费保障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完成一切任务的基础。目前部队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上级的下拔经费,主要用以保障官兵的生活,津贴的发放以及伙食和行政支出;二是地方财政的预算和业务建设和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防火灭火、抢险救援的装备建设和基础建设。装备的优劣和配置的合理是完成任务和提高战斗物质基础。部队在装备的优化配置和数量的供给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器材装备的战斗力,直接影响到能否满足日益繁重的任务需求和“灭大火、打大仗”的实战需求。下面就如何发挥后勤管理职能做好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谈以下几点意见:一、加大经费筹集力度。首先,要增加财政预算。《消防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都十分重视消防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尽相似。如何确保消防业务预算经费的递增和专项经费的落实,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与当地政府和财政等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加大消防宣传力度,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了解消防、重视消防、支持消防;另一方面要把握有利时机增加专项经费。要充分得用城市规划、消防专项治理,甚至当地政府需要消防部门承担重任等时机,主动汇报当前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阐明利弊,争取信任和支持。
其次,通过上级向中央财政申请专项经费,如营房建设、装备建设等方面,提请公安消防局、总队等上级部门对基层单位进行经费补助,弥补缺口。二、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编制。预算编制 是确保全年部队建设和工作经贯的投向、保障部队各项建设和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措施,目前,部队中因领导的主观性强、未按预算编制执行而造成经费投向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经费的浪费,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可以说,预算编制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部队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因此,部队经费的开支要严格按年度需要,按实际的需要,如办什么事,需要多少资金,什么时间完成等环节来执行。其次,要严格执行财务监督制。管理出效益,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三、改变物资装备采购和管理模式
1、建立集中采购机制。年初,各单位应将年度拟采购的物资装备逐级上报,后勤管理部门将其分门别类汇总统计,制定采购方案,邀请招投标。这样不仅能节约投入成本,而且能保证供货的数量的质量,在汇总统计时,后勤管理部门应与部队的其他部门和单位配合,对各单位上报采购的物资装备进行分析,指导各基层采购的品种、型号和数量,既可达到器材装备的合理配置、避免功能不齐或重复建设的目的,又可促进单位器材装备的有机整合,发挥装备的最佳效能。
2、建立器材装备储备库:建立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四级物资器材装备,支队主要是储备应急的器材和一定量的常规器材;大队、中队主要是储备常规器材装备。万一发生持续时间长、耗材量大的火灾或灾险事故,部队器材装备肥及时得以调动补充,保证不间断地供应。
3、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本单位现有的装备器材统计汇总,开发研制一套器材数字管理体制系统,形成从中队、大队、支队及至总队器材装备的管理调度网络。各级指挥员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从指挥系统调阅数据,所需器材装备的调集,既可为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又可实现现有器材装备的资本源共享。
4、建立维修保养机制:目前,部队的器材装备品种数量繁多,官兵的素质参差不齐,在使用过程中因方法不当或设备老化,导致器材装备损坏不能及时维修。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维修保养机制,才能保证器材装备的完整好用。如建立器材装备的日检查制度、周保养制度;充分发挥大(中)队维修室的作用,对于简易的维修保养要及时落实到位;支队要建立维修保养中心,通过报送维修和上门服务等方法,促进维修保养制度和网络有机结合,切实在管理中发挥器材装备的效能。四、要更好的发挥后勤管理职能就要努力实现后勤规范化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苦练内功 。后勤工作具有显著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用制度来约束行为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各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如《油料费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经费开支审批管理制度》、《客饭费审批制度》、《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对于减少损失浪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制度虽然制定了,我们找到了工作的依据,如何去落实也是个大问题。这就要求各单位从领导到普通干部,高度认识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认识到制度不是为某一个人制定的或为某些人制定的,而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起作用的。这里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和后勤工作人员更要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切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搞特殊。 后勤管理工作是实施有效保障的重要环节,抓住了后勤管理工作,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当前,在经费紧张、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认真抓好后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抓好后勤管理工作,不只是一句空话,要有实实在在的方法、措施、手段和内容,当然这一切都要符合其客观实际。管理的方法一旦被掌握应用,必定会产生极大的效益。同时,抓后勤保障不仅要做好现实保障工作,而且必须树立长远观念,具备超前意识,保证在现实保障的正常运行下,使后勤保障工作逐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