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创新家庭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点击次数:5731 发布时间:2008-4-9 9:44:34
甘肃省白银市妇联以提高家长素质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重点,以构建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服务体系为基础,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贡献。近年来,白银市妇联一直在摸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运行模式,逐步完善家庭教育的运行机制,以创新的思路和理念打造家庭教育品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使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不断扩展、延伸、深入的好势头。 一、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以科学的家教促进家庭的和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科学的家庭教育对于提高社会总体素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白银市妇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积极传播家庭教育新理念,营造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不断提高家教工作水平。白银市针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不断强化家长学校的建设,积极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全面开展了“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活动。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等主题活动,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实践月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设立专家咨询站、点,在固定时间和场所,由教育专家面对面为家长答疑解惑,有重点地进行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和家庭教育辅导,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普遍欢迎。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网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 二是整合资源,带动家长学校发挥自身的作用。白银市妇联同市教育部门、关工委、学校协调,在全市各家长学校全面开设未成年人教育和家长教育课程,充分利用每年9月份开学之际,对家长进行新学期家庭教育专题家长会,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三是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规划”,开展“双合格”宣传实践活动。为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各家长学校举办有关思想教育的演讲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实践活动,开辟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对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在社会营造了“关心儿童、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使全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在科学规范的轨道上健康发展,04年,白银市妇联牵头,在白银市关工委的指导下,将全市的老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组织起来,成立了白银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中心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编撰家庭教育书刊,开展家教指导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今年,依托北京四中网校,成立了白银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分站,进一步扩大了指导的范围和力度。 二、丰富家教工作内涵,开展多样活动 以家庭道德教育实践月活动为契机,呼吁社会重视家庭教育。每年9月,都要在白银市中心及各县区组织开展了以“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培养优秀接班人”等 为主题的大规模宣传活动,活动中注重点面结合。注重突出重点,全面指导,充分发挥我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聘请全市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工作者,在市区繁华地段设立咨询台,为来往群众热心、耐心解答家庭教育方面的各种疑难问题,赢到广大群众们的好评。活动中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大规模广泛宣传,出动流动宣传车、展出图片、悬挂条幅、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多样形式营造声势,同时还发放了由白银市妇联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编写的《教育专刊》、《二十一世纪健康笺言》、《现代教育新思路》、《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等30余种宣传资料共计20万余份,通过活动呼唤人们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识,倡导全新的家教理念。 以开展系列活动,带动家长学校发展。为使家庭教育工作系统化并形成体系,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内涵,促进发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以及各种良好习惯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开展多种主题性的教育活动。在家长学校确定了以“感恩父母”,“颂词诵诗”等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的教育课程,通过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式、参与式、共勉式的教育形式,让学生与家长在同一教室感受情感的融通,让家长贴近孩子,直面孩子,孩子感恩父母,收到强烈的效果。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在中小学生广泛倡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活动中,号召青少年积极行动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学习上节约一滴墨水、一张纸。积极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孩子们将节约的理念带入家庭,影响社会。开展“关注未来,注重绿色环保”的实践活动。通过“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公众场合收集废品,分类处理垃圾,从“三废”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出发,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发动人人都来关心生存环境,保护身边一草一木,创造绿色空间,美化生活环境。 三、巩固家庭教育工作基础,创新机制,规范工作程序 为了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严格考核各级组织命名的家长学校。每年在各县区对家长学校自查的基础上,由白银市妇联、教育局、关工委、文明办四家单位共同组织人员到各县区检查验收示范家长学校。检查依据《甘肃省示范家长学校达标条件》的标准,要求示范家长学校必须做到“一到位、八落实、五坚持、五结合”,对已有的7所省级示范学校和13所市级示范学校进行复评,巩固办学成果,并同时对新申报的一批省、市级示范学校,进行评估认定,推动了全市的家教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全市的各家长学校,规范了各项工作程序,教案、教程安排、教学资料等齐全、整洁,为进一步提升家长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发挥讲师团作用,打响“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的品牌 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建和谐家庭和社会,是白银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家庭教育讲师团是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下,以教育系统及有关部门热心家庭教育工作、具有现代家教知识和宣讲能力的离退休老同志和专业人员组成的,是对少年儿童的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旨在通过家长学校这一重要途径,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自04年成立以来,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到各县区进行巡回演讲。同时根据每年的形势和家庭教育的需要确定不同的主题,使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如近两年确定的主题有: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家庭教育;学习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信任、尊重、理解孩子;教育子女的基本方法等。几年来讲师团赴基层巡回宣讲10多场,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讲师团活动,扩展了“家庭教育大讲堂”的影响力。成功的讲师活动带动了三县二区都成立起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形成了教育网络和社会合力。 五、深化理论研讨,丰富家教教材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宣传和宣教工作的成功,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提升也更为重要性。为此,白银市各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长学校不仅在提供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同时还积极依靠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设立研究课题,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重点、热点问题的研究,为提高全市家庭教育的水平,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研究方向。2007年成功申报了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为《读经诵典咏诗文 进行家庭教育》。这项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将加快白银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步伐,提升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增强家长学校的师资力量,使全市的家庭教育工作阔步前进,还根据理论研究成果编写《家长读本》、《家教论坛》丛书1—5刊,解决了家长学校没有教材的问题,积累交流了家教经验。 六、实施关爱行动,以救助弱势群体促进贫困家庭的和谐稳定 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为此,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将留守流动儿童纳入关注对象中,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和家庭教育情况。为摸清全市留守流动儿童的现状,使关注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白银市妇联在全市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研,通过调研,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撰写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同时,及时转发了甘肃省妇联等16个单位下发的《“共享蓝天”全省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方案》。及时建立了由白银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联席会议制度。为使全社会都能够关注和关心留守流动儿童,年初,白银市妇联和县(区)妇联联动,共同联合16家单位在同一时间举办了大型的“共享蓝天、白银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启动仪式,形成强大社会影响,造成强烈社会声势。通过市县(区)联动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使留守流动儿童“安全有保、学校有教、家庭有护”,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实现和谐社会,是我们妇联孜孜以求的理想。创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妇联的职责。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工作中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突破口,努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机制、新对策,立足于提高家长素质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切实做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各项工作,加快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进程,促进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白银而努力。
—— 信息源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