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在北海举行的“
东盟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上获悉,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中心、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和广州中大东日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推进的
东盟人才培养计划即将推开。据此计划,来自京粤桂三地的教育机构将通过整合国内外产、学、研与人、财、物等优质资源,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东盟国际学院,开设更多的与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和开办国际留学生项目,共同将北海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
东盟人才培养基地。
与会专家们认为,成功引进建设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在开展东盟人才培训教学科研上已经开展了成功探索,依托北京、广东、广西优势教育产业资源,立足北海的地域优势,针对东盟和泛北部湾对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针对缺口,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及方法,开设相应的专业和课程,高要求、高标准的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于2005年创办并正式招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贯彻执行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支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精神建立的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是非西部地区高校在西部地区举办的第一所,也是目前为止惟一的一所独立学院。2005年,该校应形势发展需要,创建东盟国际学院;2006年,100余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首届东盟国际学院新生入学。该校计划到2010年,东盟国际学院陆续向国内外各类汉语培训机构、中小学国际部、孔子学院等汉语教学单位输送一批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和汉文化传播的毕业生。学院副院长郭浩儒表示,东盟国际学院将坚持“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立足东盟、面向世界,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母体的丰富教育资源外,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具有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国际型复合人才。
据了解,200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名,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足4万名,师生比为1∶1000。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需要数百万名汉语教师。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盟各国对熟识双方经济文化背景的专门人才需求将日益趋紧。广西以无可替代的地缘优势,成为人才培养教育基地优势已日渐凸显。截至目前,广西已有3所高校与东盟国家有关高校联合创建孔子学院,对外推广汉语,不断扩大广西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