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城济南市的槐荫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系列特色家庭教育活动,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收到了良好效果。
整合资源,形成家庭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槐荫区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区长挂帅,文明办、妇联、团委、教育局、关工委等成员单位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在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网络、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全区家庭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狠抓资源整合和共享工作。
对全区机关、社区、驻地单位的学习教育资源进行登记摸底,设立资源库。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发挥文明社区共建委员会的作用,动员有条件的机关、驻地单位,将学习教育资源向学生和家长开放,与社区签订“开放学习教育资源协议书”。各社区将家庭教育的人才资源进行登记造册,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统一调配使用。
这样以来,不仅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工作者承担家庭教育工作,而且机关部门的领导、社区“五老”队伍、“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服务团等“编外队伍”也成了家庭教育工作的生力军。目前,槐荫区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志愿者队伍达一千余人。
根据形势需要,他们重新调整了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5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家庭教育中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了专家顾问团,指导全区面上的工作,形成了全区各方力量共抓家庭教育的合力。
创新载体,拓展家庭教育领域
在合力抓好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槐荫区积极创新各类载体,不断拓展家庭教育领域。首先,利用宣传阵地,营造家庭教育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宣传壁画等,大力宣传“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利用“三.八”、“六.一”等节庆,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宣传周、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遍布社区的家长论坛、家长对话会等,广泛宣传有关儿童教育和保护的法律知识,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亲子观、成才观,实现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转变。全区上下“儿童优先权”人人皆知,“为国教子”观念深入人心,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
其次,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全区61所中小学、110所幼儿园、5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家长学校。还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比较集中的西市场北大寺社区成立了槐荫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学校”。适应信息时代多样化教学的趋势,创办了网络家长学校。槐荫区参照全国妇联和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订了《槐荫区家长学校工作意见》,切实加强了对各类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开展了示范家长学校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区级示范家长学校。其中,营市东街小学和槐荫实验幼儿园的家长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2006年9月,槐荫区“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学校”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三是创新社区载体,延伸家庭教育触角。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要求,各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创办了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新阵地。如青年公园街道的“当.当”成长教育推进站,推进站设成长教育指导组、专家顾问组、社区网管组、心理平衡组和社区整合组,围绕“当有识成长伴侣、当无忧成长少年”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2007年5月,成长教育推进站获中央文明办颁发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成果三等奖。
再如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的“未成年人社区成长加油站”、西市场街道的“快乐成长辅导站”、南辛庄街道的“候鸟式”儿童暑期服务站、振兴街街道纬九路社区的“青苹果聊吧”,这些特色鲜明的社区家庭教育阵地因时因地设立,免费立体开放,既适合孩子的特点,有专业教师和专家顾问参与指导,又能抓住时机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因此深受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开展活动,增强家庭教育效果
槐荫区充分利用各类有效载体,根据不同季节和少年儿童的特点,大力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槐荫区妇联会同区教育局在各中小学家长学校,联合开展了“感恩父母,点亮真情”系列教育活动,全区31所学校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召开班、队会400余课时,22000多名在校学生组织了家长感言活动;2006年区文明委在全区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了“知荣辱、我为先”未成年人道德先锋行动,全区3万多名中小学生自觉签订了争当道德先锋承诺书,6万余名家长签约参与支持孩子的活动。2007年5月,由学生家长、学校、社区共同推荐的百余未成年人道德先锋被区文明委命名表彰,中央文明办向全国推广这一做法。
各社区的家庭教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青年公园街道开办了“专家访谈日”,邀请专家与家长、青少年朋友面对面交谈;中大槐树街道开展了“我是爸妈好帮手”、“争当社区小主人”、“爱心帮帮乐”等活动;道德街街道以“感知父母恩、真情暖家庭”为主题开展了尊老爱幼、亲子互助、父母课堂三大系列活动。
为了总结推广各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好做法,区里也先后开展了家庭教育“双合格”、十佳家教好妈妈、家庭教育十优秀户评比和优秀家庭教育征文等活动。2007年以来,仅社区家长学校就已组织授课60余场次,开展特色活动110余场次,受益家长1万多人次。
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生动活泼的家庭教育工作,营造了全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成果的转化。全区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等都有了突破性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高,中考推荐生选拔考试连续三年名列济南市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