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微软在昆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电脑培训获好评

--------------------------------------------------------------------------------
点击次数:6089  发布时间:2008-4-2 10:33:35

  “南坝劳动力市场可以免费学电脑?”3月21日,本报报道微软公司来昆开办社区学习中心,免费教昆明农民工学习电脑的新闻后,本报热线不断接到市民来电咨询,怎么报名?可以培训多长时间?培训之后有没有证书等问题接踵而至。一周来,“打工先到南坝学习电脑”,也成许多正在劳务市场找工作的农民工议论最多的话题……微软“潜力无限—社区技术培训”旨在开创培训地点与目标人群零距离接触的成功典范,培训如何真正帮助农民工?这样的首创在昆明能够走多远?带着这些问题,前日,记者再次走进微软昆明社区学习中心。

    劳动力市场有个热闹的“网吧”

    南坝劳动力市场角落里,社区中心格外醒目,在一旁的报名处,短短几分钟就有10多位农民工填写了报名表。这边报名火爆,那边培训中心也不断传来“噼里啪啦”敲击键盘的声音。记者推门而入,看到屋内40多台电脑前端坐着专注学习的农民工。几名来自云南大学的志愿者正在一一解答学生疑问,乍一看,还以为走进哪所高校电脑教室。常到这里培训的农民工朋友们,都说这里是一个免费网吧,但与外面的网吧不同,在这里他们不是上网聊天看电影,而是学习电脑知识的运用。自从社区学习中心在此成立,这里就成了整个劳务市场最热闹的“学习网吧”。

    40岁的念忠生坐在第一排,他刚到培训中心学习仅两天,虽然打字有点慢,但已经入了门。念忠生的职业是开大货车搞运输的,采访时,他感慨自己还是80年代毕业的高中生,那时也算是知识分子,但现在电脑让他成了完全的“文盲”,念忠生告诉记者,自己学习电脑只是想跟上时代的进步,“再不学就落后被淘汰了!”

    打工妹与搬运工的“变身”故事

    记者在培训中心看到志愿者刘晓红时,她是云南民族大学预科部电脑室的管理员。刘晓红14岁初中毕业就到昆明,做过开单员、服务员、送货员,一份苦差事就是一份心酸泪。男朋友是大学生,平时谈论的都是刘晓红听不懂的话题,这也让她心存自卑。去年微软培训中心开始试培训时,担任志愿者的男友为刘晓红报了名,短短几天,她就熟练掌握上网下载资料、操作基本技能,生活也由此发生“蜕变”。到云南民族大学预科部电脑室上班那天,刘晓红感慨:“我不仅学了电脑知识,更多学到的是自信!”

    同样来自贫困家庭,陈海从建筑工到搬运工做了个遍。拿到免费电脑培训资料时他不相信:“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肯定是骗人的。”但当他走进培训室,用实践证明了自己能够从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的理想,成为一家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学徒时,他把自己的农民工朋友都劝进了微软培训中心。

    为农民工搭建一个入城“接触点”

    试培训一年来,微软社区培训中心直接培训农民工1000多人,上万名农民工间接受益。挂牌仪式当天,昆明劳动就业服务局副局长张翔、微软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及企业公民事务总经理陈然峰、法国沛丰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夏黛柏女士、云南大学李泽华副教授作为项目四方合作负责人出席了挂牌仪式。

    看着培训中心在劳动力市场成功“落户”,身为官方负责人的张翔兴奋地说,这里除了让进城务工人员学到电脑应用技能,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融入城市的“接触点”。在劳动力市场,每天农民工的流量最大时达两万人次。当大批农民工一出客运站或火车站,通过这个“接触点”能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昆明。而从这种成功的合作方式开始,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计划引进艾滋病防治等项目。  

    陈然峰形象地用“扛着行李就来上学”来形容“接触点”的作用。他说,根据现在市场需求显示,相对于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一些有技术的蓝领,包括技术工人成为市场需求的香饽饽。在这里,微软除了提供技能层面的培训,还从培养农民工的兴趣开始,增强自信,挖掘潜力,让农民们有更多发展空间。在这个“接触点”,法国沛丰协会提供非政府组织的理念和项目支持,也是这个项目得以成功实现的基础,而云南大学在培训中心的志愿者贡献让人刮目相看,在这些志愿者中,云南大学在职老师有20人,研究生有75个,本科生有95个,以及两位博士。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