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留守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缺失

--------------------------------------------------------------------------------
点击次数:4765  发布时间:2008-3-31 9:43:53

 仅仅因为发生争执,被舅舅训了几句,17岁的“留守少年”便在舅舅熟睡之时抡起铁锤狠狠地把他砸死。这起少年杀舅案件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由于父母长期在台州打工,17岁的阿邦(化名)一直与爷爷奶奶在贵州生活,是一名“留守少年”。

  爷爷奶奶年纪大,与年少的阿邦缺乏交流,阿邦逐渐变得性格内向。

  2007年春天,阿邦来到了台州,终于来到父母的身边生活。但是在4月的一天晚上,阿邦和舅舅睡在一起时,却因为睡前和舅舅争执了几句,就凶狠地拿起铁锤砸死舅舅。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无期徒刑。

  前几天,因为工作的需要,笔者隔着铁窗与阿邦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随着话语的打开,以前的一幕幕情景,又在阿邦的脑海里浮现。阿邦的言语,引起了我们对“留守少年”现象深深的反思。

  深夜疯狂

  阿邦是贵州省纳雍县人,小小的个子。17岁的他,身高只有一米六多一点。和他交谈,话语也不多。

  我们问他,为什么要杀死舅舅,这时,他的脸上显露出气愤的神色。“舅舅打我,骂我,我就打死了他。”

  翻开案卷,里面记录了阿邦杀舅的整个过程。

  在去年4月27日的晚上,已经在台州打工好几个月的阿邦来到了椒江区三甲镇的一个村庄,阿邦年仅31岁的舅舅在这儿收购废品。

  阿邦在舅舅家吃饭。这时候,舅舅与阿邦发生了争执。舅舅责备阿邦不好好干活,希望他改掉懒散的毛病。阿邦不高兴了,就与舅舅争吵了起来。

  舅舅毕竟是长辈,看到外甥言语不恭,就露出要打他的样子。阿邦看舅舅气势汹汹的模样,态度软了下来,不敢再吵。

  晚上,看完电视以后,两人睡在一张床上。

  辛苦了一天的舅舅呼呼大睡,阿邦却辗转反侧,一直在想着晚饭时和舅舅争吵的场面,越想越气愤。

  到了次日凌晨3点多钟,阿邦感觉实在忍不下这口气,就偷偷地爬起来,摸黑在舅舅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铁锤,凶狠地砸击舅舅的头部。

  尚在睡梦中的舅舅遭受剧痛,猛地坐了起来。阿邦又一锤打到他的头上,把舅舅打倒在床,然后又猛砸了几锤,见其没有反应之后,就把被子扔到舅舅的身上。随后,阿邦拿走了舅舅的手机和600多元钱。

  为了不被人发觉,他把铁锤扔在屋边的河中,然后找到一把锁,锁住了房门……

  麻木不仁

  按说未成年的阿邦,也不是那种作恶多端的暴徒。在平时,也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

  锤杀自己的亲舅后,阿邦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从找手机、寻钱、锁门、扔铁锤,都没有表现出一丝惊慌失措的样子。阿邦回到自己在路桥的暂住处,将衣裤换掉,扔在河边,然后一觉睡到了天亮。随后,他找到了打工所在厂的老板,辞了工。

  这时,阿邦想到自己杀了人,应该换个地方生活。

  他拿着舅舅的600多元钱,到路桥汽车站买了一张去青岛的车票,准备前往大姑处。

  一看车票的时间是第二天的12点钟,还得一段时间等候,阿邦就找了车站边的一家网吧,一头钻了进去。阿邦将自己的QQ号与舅舅的手机绑定,打打游戏,和女朋友聊聊天……

  到了第二天中午,阿邦上了车,第三天凌晨3点钟到了青岛。阿邦先去一家澡堂洗了个澡,后又到车站边的网吧,上网到天亮。6点钟左右,阿邦买了一张车票,乘车找到了大姑,并对大姑说是来这边玩的。

  直到案发,大姑才知道自己的侄子杀了人。

  亲人断肠

  由于舅舅一个人居住,他被阿邦杀死并锁在房内,一直没有被人发觉。

  过了四五天,阿邦的父母来到椒江,没见到阿邦,就去舅舅家找。

  看到门锁着,进不去。听隔壁的阿婆说好几天没见人了,阿邦父母感觉很奇怪。

  他们找了一把起子,撬开了门,看到一个人睡在床上,掀开被子,竟然发现阿邦的舅舅惨死在床上。

  两人大惊失色,阿邦的妈妈看着自己的弟弟满脸模糊的样子,心都碎了,呼天喊地。

  到底是哪个人,下了如此狠手,杀死了自己的弟弟。

  阿邦的父亲赶紧向110报了警。

  警方接到报案,马上赶到现场,询问了阿邦父母现场的情况,又勘查了现场。

  警方发现阿邦的舅舅没有挣扎的迹象,怀疑是熟人作的案。

  调查舅舅平时和什么人在一起,阿邦的父母说自己的儿子曾经和舅舅一起住,后在路桥找了工作,就住在厂里。警方询问阿邦现在哪儿?但两人都摇头回答,不知儿子现在何处。

  破案后,当警方告知阿邦的父母,是阿邦杀死了舅舅时,阿邦的父母说什么都难以相信。

  阿邦的父亲说,阿邦和他舅舅平时关系挺好的,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杀死自己的亲舅舅。

  直到阿邦被判刑后,这对为了儿子的未来而辛苦打工的夫妻,还是想不通,儿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案件反思

  当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民工从经济不发达地区涌向沿海地区,从而使“民工潮”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

  在“民工潮”这一现象中,出现了“留守儿童”或“留守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些少年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有待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阿邦杀舅案件,为我们剖析“留守少年”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

  冲动、凶残、冷漠、自私都在阿邦身上有所表现。阿邦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缺乏感情上的依托和精神上的交流,行事冲动,杀人时的凶残,杀人后的冷漠和自私,不顾亲人的感受和后果,都让我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我们和他的交谈之中,阿邦对自己犯罪行为仍然没有多大悔恨,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部归结于舅舅对他的责骂。从这一事件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政法、教育等有关部门,应该尽快重视对留守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并找到有效的预防犯罪的措施。

  如何做好“留守少年”的教育,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在外打工的父母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让他有学上,就是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这些少年难以沟通,学习成绩又不好,便放弃或放松了对他们的教育。

  “留守少年”中出现的“阿邦”现象,给我们的社会与学校,给我们的父母敲响了警钟,提出了新的课题。

  首先,我们的社会还缺乏对“留守少年”这一现象以足够的关注,鲜有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对“留守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探讨,更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当前的严重情况。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与“留守少年”有更多的接触,让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少年”走出自我封闭,回归社会大家庭。

  我们可以采取“结对子”的方法,让“留守少年”和老师“结对子”,可以和同村、同校的同龄人“结对子”,甚至我们的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可以组织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开展“异城、异校”“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少年”有更多的人可以交流,让他们开放自己的胸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培养自己健康的道德观念。

  我们还要减少网络上、社会上不文明的社会风气和不良的道德观念对“留守少年”的影响。我们应该发挥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成立专业的“留守少年”基金会,给“留守少年”一定的资助,让他们有机会逢年过节到父母的身边感受父母之爱。

  其次,我们的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少年”的心理教育,不仅仅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和以此来衡量老师的教学能力。

  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是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

  现在,过多地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是我们教育的误区之一,我们的学校应该对“留守少年”多开设心理教育课、法律法纪课、道德培养课。在学校、在教育部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增设心理咨询师。及时发现、及时排解 “留守少年”的心理障碍。 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少年”的业余生活,并在活动中使之加强与他人的思想交流。

  再次,家长是“留守少年”教育的首要责任人,父母不要只顾着打工赚钱,而忘了自身的责任。

  教育子女,使子女健康成长是“留守少年”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家长关心孩子的思想,倾听孩子的欢乐和烦恼,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剂。不管工作多忙、多苦、多累,都要抽出时间,打打电话、写写信;有能力的,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

  愿所有的“留守少年”,在社会、学校和父母的共同关怀下健康成长,愿“阿邦”现象不再重现。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