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全国政协委员宋祖英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委员们在提案中表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提案建议国家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今后大家即便不使用,也要知晓,因为这毕竟是中国文化,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
支持!要像保卫黄河一样保卫汉语
aladeng:
建议在生字表里简化字的后面加上相对应的繁体字,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还能增加孩子对学习文字的兴趣。只要达到能识别的要求即可,不必会写,更不要作为考试内容,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晓海伦:
建议不错!但鉴于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实,可以考虑设为一门选修课,不算成绩。
海棠晓月:
我支持使用繁体字,因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现在比我年纪小点的人,大多都不认识繁体字了,在很多与台商合作的场合闹了不少笑话。
吃嫩草的牛牛: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星,伴随国家实力的强大,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那时汉语的普及可能比英语更广泛。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汉语,传播民族文化,向外国人拽几句孔夫子的话,写几个繁体字,让他们看看中国的书法,是件很令人骄傲的事。当然,我们学习繁体字不要形式化,需要多数人来参与,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要给孩子肩上多放一个箩筐。
反对!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刁郎:
此举不妥,变相加重了学生负担。今天要求掌握繁体字,是否以后又要学甲骨文?删繁就简是进步的表现,当初简化文字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人们对汉字的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小学生的负担已经很重,再增加繁体字几乎相当于增加一门外语,将其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内容倒还行得通。
闹心姑娘:
我们80后这一代没有专门学过繁体字,但用繁体字还是能看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