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浙大研究生尝试自主招生新气象 我有理想待伯乐

--------------------------------------------------------------------------------
点击次数:5446  发布时间:2007-10-4 13:02:28

  

    我有学术理想 等待伯乐发现

    10月2日晚上9点,浙江大学国际文化系大四男生孙石起身离开自修教室,结束了这一天的学习。夜色沉沉中,孙石呼吸着空气里阵阵幽雅的桂花暗香,内心感到充实和平静。

    从上午8点到晚上9点,整整10多个小时的考研复习,孙石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感到满意。从决心考研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度过每一天。

    眼下虽然是国庆长假期间,但是孙石没有给自己一天假期。孙石是个标准的“书笃虫”,他本科读的是国际政治,眼下要准备报考的却是法律系研究生,挑战的难度相当大。

    大一开始旁听法律课程

    与孙石同班的另外18个同学,除了3个已经决定找工作,其余的15人也都在准备考研。虽说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考研是为了暂时躲避就业的残酷竞争,但是这却不是孙石的出发点。

    “我考法律系的研究生,就是希望能再有3年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孙石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选择旁听法律系和经济系的课程,当然他同样喜欢自己的国际政治专业。

    第一次去法律系旁听的课程是《民法》,孙石虽然已经不记得那位老师的名字,但是他觉得老师讲得很不错。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找到许多相关的法律经典书籍进行阅读。

    这样的旁听一直坚持了两年,孙石听完了包括民法、刑法、经济法等许多课程。“大一、大二这两年,我旁听的课程非常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听10节课;即使课程最少的时候,一天也有4~5节。当然,遇到我不喜欢的课程,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撬课’,然后躲到图书馆里读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籍,我估计这几年自己读过的经典书目应该超过100本了。”

    考研追求学术理想

    今年暑期,孙石下定决心要跨专业报考法律系研究生。

    9月份开学至今,孙石还是埋首读法律经典著作,而不是将精力投入到考研科目的复习当中。他说:“我觉得现在还不急于准备英语、政治的复习,我要再花时间阅读对我更有帮助的典籍,比如这几天我正在读《德国民法总论》。而且浙江大学今年的博士生招生已经尝试由博导来自主招生,我想将来读研究生更需要的是出于对学术的喜爱。我是一直有做学问的理想,相信能遇到心仪的导师。”

    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本科毕业生都要进行这样一道选择题:我要不要考研?据统计数字,研究生招生数1990年是29649人,2003年达到27万人,翻了近10倍。

    浙大博导自主招生

    究竟怎样的学生真正适合选择考研?这也是在经历了考研热潮之后,必需的理性思考。

    记者昨天采访一位在杭高校的教授,询问他目前所带的10多名研究生里,究竟有多少人是因为学术追求而考研的?他非常遗憾地回答说:一个也没有。 

    同时,他也谈到了目前研究生考试制度的弊端,就像陈丹青就曾因为招不到满意的研究生,而选择宁缺勿滥。

    今年,浙江大学扩大导师对博士生的招生自主权,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地选拔优秀生源。从2008年春季开始,列入今年浙大招生目录的两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博论文(含提名奖)指导老师可以自主发现并经过个人鉴定,以自主招生形式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由此,浙江大学2008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博导人数为120人左右。

    因此,这样的消息对于孙石而言自然是一种鼓励。因为他为坚定自己的求知理想,找到了更加充分的理由。

 


—— 信息源自: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