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贫困大学生瞄准“假日经济” 要提防陷阱

--------------------------------------------------------------------------------
点击次数:3878  发布时间:2007-10-4 12:59:50

  

    国庆长假,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休息赋闲的快乐时光,但记者发现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就趁着“黄金档期”通过兼职赚取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学生在兼职之余注意维权,尽量签订书面协议。 

    助贷没到手,兼职先“搭救” 

    “由于助学贷款最快也要年底才能申请到,加上手头比较紧张,所以国庆节就不回家了,争取一些机会赚点生活费更好。”广东药学院大一新生小黄告诉记者,尽管入学报到时已经走了“绿色通道”,但一方面助学贷款还需要申请、获批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也只是暂缓收学费,所以从入学到学期结束这段时间,生活还是比较紧张的。

    小黄说出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声。据了解,国庆节期间,由于商业活动频繁,需要大量临时工作人员,因此大学生们就瞄准这样的假日经济,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特点的“兼职机会”。记者发现,随着全国楼市看涨,“派发楼宇传单”成了大学生的榜首兼职项目。

    在广州市宏城广场停车场,记者看到很多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穿梭在各个楼巴之间,向看房者发送传单。往往一个面包,一瓶发展商免费提供的矿泉水就“打发”一顿午饭。“每天40元,一个礼拜下来能拿到280元,再加节假日补贴,一共可以拿到300元。”一位给一家装饰公司派价目表的卢同学说。    

    大学生兼职大多不签协议

    记者发现,大多数公司在招聘大学生做假日兼职的时候,往往只需要学生出示学生证或贫困学生的相关证明,然后简单地说了一下酬劳后,就开始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条例或纪律约束。

    这些在雇用关系当中不怎么规范的“规矩”却并未得到大学生们的重视,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一新生们对此更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中大的一位刘姓新生正在一家旅行社做接线生,同样没签协议,但他表示,黄金周兼职总共才六七天,这么短的时间还要签协议比较麻烦,而且也怕如果坚持签协议会失去很多兼职机会。 

  “口头协议”要提防陷阱 

    对“初次尝新”的大一新生来说,“兼职”还签白纸黑字的“用工协议”是多此一举。“尤其是假期才过了这一两天,还很新鲜,但做多两三天,就会发现有不断的加班,到最后可能还发现钱少得可怜。”同样在商业活动做兼职的大三学生小李,现在已成为了“高级舞者”到处“走穴”助兴,但他回忆起当初,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谕“师弟师妹”:他第一次的兼职经历是大一的“五一”长假。一家公司只花了5分钟就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一队(跳街舞)的兼职要求,但到了结账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先前那样爽快了,没有用工协议的他们往公司跑了十多次,才勉强要回了大部分工资。

    希望利用节假日兼职,谋求经验及生活费的大学生们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有关专家提醒在校大学生在兼职之余也要注意维权。为防止上当受骗,学生们要提高对用工企业的鉴别能力,在实施兼职前检查其是否证照齐全。另外,大学生兼职应尽量尽快签订书面协议,必要时应留好工作中的相关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权。
 

 


—— 信息源自:南方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