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厦门市湖滨北路的振兴社区,很容易看见一个被社区党总支书记蓝小兰称为“道德法庭”的大幅公示栏,目前这块公示栏贴着讨论“孝敬父母和谐家庭”和“高空抛物违反社会公德”两个话题的十几篇文章。
“这些评判文章都是社区的孩子们写的。”蓝小兰介绍说,社区定期收集一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或是有正面引导意义的话题,贴在“道德法庭”上“开庭审判”,让全社区的未成年人都来发表看法当“小审判员”。此外,社区还成立“风尚督察委员会”和“道德评判委员会”,对孩子们的看法进行点评,组织孩子们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
“我们的‘道德法庭’虽然只是一方小小的公示栏,但自从2004年‘开庭’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孩子懂事多了。”蓝小兰说。
近年来,厦门以社区为平台,积极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乐园。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辅导部主任何彩霞介绍,2005年开始,市少儿图书馆在社区联网设置分馆,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至2007年9月,全市社区图书馆共借出图书4.9万册,接待读者8.3万人次,走进图书馆的孩子越来越多。
从2004年开始,厦门在全市各个社区推广建立服务未成年人的“谈心室”,“谈心室”每周定期免费开放,进行预约式服务、上门服务或电话咨询答复,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惑,开设至今已有5000多名未成年人从中得到了帮助。为了方便一些不愿意当面咨询的青少年,内厝社区还配合“谈心室”,启动了全省第一个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阳光热线”,网站自开通以来,点击数已达6000多人次。
目前厦门已建起10个社区图书馆、40余个“绿色网吧”和112个“社区谈心室”。此外“爱心超市”“心手相连”等一批作用大、影响广的社区服务未成年人的“品牌”活动,已成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