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研究生培养学制为何朝三暮四

--------------------------------------------------------------------------------
点击次数:2824  发布时间:2007-9-26 13:34:39

  熊丙奇

  五年前,国内一些高校纷纷以探索研究生新培养模式的名义,将全部或部分硕士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模式改为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这一改革,至今尚未完成三届学生的培养周期,即遭遇难题,部分当初“改革”的高校,已经不动声色地将全部或一批专业又改回了“三年制”。

     五年前关于研究生学制从“三年”变为“两年”的争议,与五年后把两年学制恢复为三年学制的讨论,基本毫无差别——

  赞成研究生学制缩短的,主要理由大致有三:首先是两年完全可以完成三年的学习计划,不会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其次是节约一年时间,可以节约一年的学费(尤其对于自掏腰包上研究生的学生来说)以及一年的国家教育资源;三是可以早一年拿着硕士文凭,进入社会求职应聘。

  而反对研究生学制缩短的,核心观点是:缩短研究生培养年限,显然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三年时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都让社会认为研究生质量严重下滑,两年时间能培养出什么高质量的研究生呢?

  笔者并不感兴趣于赞成者和反对者的具体意见,而在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究竟该怎样改革,才不至于这样反反复复,给人看戏一样。

  我们应该有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无法让人看到清晰、明确的思路,总的感觉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总体方案。五年前的“改革”,希望医的是研究生培养周期长、资源浪费的“病”,今天的再次“改革”,希望医的是研究生大量涌向就业市场、社会对研究生质量不满的“病”。

  我们必须明白问题的症结何在,找准病灶。我们研究生教育的问题,首先是定位不清,这是根本性问题,涉及整个人才观与教育观;其次是导师制无法落实,导师不导,是研究生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导师在评价研究生质量时,总爱指责今日的学生有就业“狂躁症”、不安心读书学习,花大量时间打工挣钱,却很少反思自己如何“导”、如何“师”。

  再次是教育内容评价指标错位,过多的公共课程学习耗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不恰当的论文指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论文而论文的论文写手,还没进入学术圈,就已经厌倦学术,或者把学术工具化。

  改革必须有民主决策过程。五年前的改革,听了谁的意见,由谁作出的决策?五年后的“改革”,又对五年来的“改革”进行了怎样的梳理、总结和反思?这些我们都无法看到。如果每次改革,我们能听取意见充分些,作出决策民主些,很多政策就不至于如此短命。

  对于人才培养政策来说,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一旦决定,至少维持十多年不变,因为它影响深远,不容常改常变,既折腾精力,又让大家左右为难。而在我们这里,从基础教育起,就一年一变,三年一大变,既包括影响面甚广的考试制度,又包括学生课堂上具体使用的教材与课本。(作者为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教授)

 


—— 信息源自:网络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