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选聘大学生任“村官”的实践

--------------------------------------------------------------------------------
点击次数:5145  发布时间:2007-9-22 10:11:54

   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之际,中共镇江市委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政策理论水平偏弱等问题,在江苏省内率先实施了每年选聘1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全市60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大学生的目标。这一举措在农村广大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坚持标准,努力形成“引得进、广纳群贤”的良好用人环境
  立足基层需求,确定条件标准。市委先后两次组成调研组分赴高校和市内乡镇、村召开座谈会,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现状、选拔优秀毕业生的条件和办法、选拔对象的使用以及后续管理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在广泛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镇江市农村村级组织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办法》,明确了选拔对象的基本条件、专业需求和选拔方式。在基本条件上,能够立志于农村基层工作,具备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资格,必须是中共党员或担任过班级以上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在专业需求上,突出解决农村紧缺的实用型人才,注重针对性,文科类主要以中文、法学、经济管理等专业为主;理工科类主要以农学、林学、计算机应用、环境工程(科学)等专业为主。在选拔方式上,改变了以往注重考试的模式,注重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考察。
  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待遇保障。市里规定,大学生“村官”实行聘用制,聘期为3年;是中共正式党员的,聘任为村党组织副书记,其他的聘任为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由基本工资和补贴两部分构成,聘用期间第一年月基本工资1500元,以后每年月基本工资增加200元,所需资金由市、辖市区两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摊;补贴由各辖市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业绩考核情况决定;社会保险参照有关规定缴纳。选拔人员与镇签订聘用合同,由辖市区人才服务机构代管,组织关系转迁至所在村。
  加强培养,积极构建“留得住、成长得好”的长效工作机制
  强化跟踪培养,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大学生“村官”任职前,市委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村容整洁与城镇规划建设以及如何当好村干部等7个专题的岗前培训;召开了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主题的欢送大学生赴村任职座谈会,勉励他们扎根农村,为发展服务。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定期召开座谈会、工作研讨会,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把握思想脉搏,传递组织关怀,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当好“村官”的热情。
  立足岗位实践,加大培养锻炼力度。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实践机会,使其尽快熟悉基层情况,及时了解农村工作重点,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锻炼他们应对处理农村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采取短期上派挂职、轮岗交流等形式,加大培养锻炼力度。扬中市要求大学生“村官”在一个阶段“直接负责一件实事,独立解决一件难事,牵头完成一件大事”,提高了他们做农村工作、群众工作的本领。
  建立完善制度,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制定了《镇江市选聘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暂行办法》,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培养规划,逐人明确培养责任人,制定培养计划,逐步构建了集选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淘汰于一体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积极为大学生选聘工作提供交流平台,创办工作简报,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指导工作。
  注重实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一年的实践,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工作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明显提高。一些大学生“村官”刚刚离开学校时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到了农村后,发现自己简直是个“门外汉”,通过实践,已成功地完成了从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在法律、外语、电子信息、农林、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所在镇、村的文明创建、“五五”普法、档案管理、农业普查、招商引资、征地拆迁、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等,有不少人被当地村民称为科技致富的“小专家”、农村工作的“多面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
  基层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这批大学生充实到农村,使全市607个村级组织中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的比例分别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促进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学生先进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也带动和影响了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把掌握新知识、充满青春活力、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大学生选聘到农村任职,充实到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队伍中,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运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领富、帮富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 信息源自:农民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