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孩子太乖未必好

--------------------------------------------------------------------------------
点击次数:5603  发布时间:2007-9-22 10:01:49

 

  每个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乖宝宝”一般也是好孩子的标准。可近日有研究表明,孩子太乖了未必好,反之,有一些小小的“叛逆”,反而容易让孩子更加独立。

  今年7岁的欣欣是家里家外都受人喜欢的孩子。因为从小被妈妈管得严格,欣欣在家里从来不会顶撞大人,甚至有时候是“大气都不敢出”。欣欣从3岁开始就被妈妈训练洗袜子,现在有时候还帮妈妈刷碗收拾屋子。在外人面前更是乖了,从来不会乱跟人要东西。不过,欣欣的爸爸其实并不希望女儿这么乖。因为欣欣现在表现得太过内向了,好像没有别的小朋友那么活泼,也不怎么会向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欣欣爸爸担心太乖了会影响欣欣的成长,也会对欣欣的性格产生不利的影响。

  

  顽皮的小亮

  小亮今年上二年级,但却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坏孩子”。

  原来,小亮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爱和周围的小朋友讲话,无论老师把小亮安排在哪,周围都变成了“黑三角”。为此,老师没少找小亮的家长。

  在家里,小亮也不乖,最近更是愈演愈烈,无论爸爸让他干什么,他总要问一个“为什么”。爸爸担心小亮这样下去不行,就带他去做了智商和情商测验,结果倒是让小亮的爸爸吃了一惊:小亮的智商非常高,只是情商不行。

  专家解析:

  “叛逆”是人的本能

  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确实可能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叛逆。叛逆的情绪既有遗传等生理因素,也有后天的原因。一般来说,女孩子比较容易倾向于“顺从”,而男孩子叛逆的表现则更明显。而且,往往聪明的、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孩子能够更早地形成叛逆倾向。事实上,其实每个人都要经历叛逆,它指向于对父母教育的评价与审判,从而形成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进而决定随后会采取的行动。虽然孩子最后采取的行动方式千差万别有对有错,可是这种评价和审判却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叛逆行为,家长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统统“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找出叛逆的原因,对症下药,甚至有时候,还要鼓励孩子的叛逆。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对200名孩子所做的对比研究表明,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中,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如果一味要求孩子服从,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未来的人才需要有创造力、有想象力、有主见、有胆识、生动活泼的,而不是在家长的指挥棒下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的。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太小瞧了孩子。事实上,小孩子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成年人要强。而他们心灵的成长也比大人们所预见到的迅速。心理专家认为,对于人类的成长发展来说,“叛逆”其实是一种本能。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产生了叛逆情绪的时候,首先不应该本能地批评,而应该感到欣喜:“我的孩子长大了。”进而,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过好这个成长中最关键的一关。

  专家支招

  如何面对叛逆的孩子?

  端正做家长的态度

  做家长也需要态度吗?答案是肯定的。做家长不但需要态度,而且态度是最最重要的。生养孩子,家长应该明确:自己并非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随时准备着支配和操纵孩子,而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而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支配欲望太强了。

  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有时候可能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然而,对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

  承认自身的不足

  专家认为,孩子三四岁以后逐渐增强了判断事物判断是非的能力,要张扬个性,表现已经开始“不乖”了。并且孩子越大,表现得越不乖。面对这种情形,家长必须承认自己毕竟是普通人,即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经验之谈,也未必是完全有效的,因为由于孩子成长环境的多元性,在接触同学、老师的过程中会逐渐对社会形成适合特定时代的认识。

  给孩子更多空间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天然而美好的,但爱也要有方法,过度的爱就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负担。反之,一定的空间却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而事实上,温室里长不出有生命力的花朵,郊野外路旁的小花却可能那样地生动迷人。因此,家长大可不必在他学习的时候在旁边嘘寒问暖。有时甚至可以让全家的鼾声传到他的耳朵里,让他一个人对着一盏孤灯。人是在寂寞和孤独中成长的。

  注意教育的方法

  和西方父母不同,我国多数家长认为顶嘴、倔强是不听话的表现,解决办法简单粗暴,训斥孩子最为常见,有的甚至采取体罚方式,而这些教育方式却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家长粗暴教育的原因主要在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叛逆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这时候的家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应尽力栽培他,一旦到了他能够自由发展的阶段,就要给他充分的空间。

 


—— 信息源自:广州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