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浙江重高招生指标分配制度今秋推行

--------------------------------------------------------------------------------
点击次数:5948  发布时间:2007-9-13 14:58:36

   从今年秋季开始,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将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今后三年内,分配比例提高到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同时,各学校要关注成绩在后的20%学生的成长,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困难学生。
    昨天,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新闻发言人夏建勇详细解读新出台的《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具体内容有八条,其中,新的举措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轻负担高质量。二是强调了教学常规,例如学校和教师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等。三是探索了新的考试评价思路,这里包括改革招生办法和教学质量监测两点。
    夏建勇还透露,我省2009年高考将要进行改革,改革方案目前正由教育部审批。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向肯定是朝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新举措新的考试评价思路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重点高中
    重高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初中

 
    这些年,一些初中学校毕业生的重点高中升学率高达80%,而个别初中学校却没有一个毕业生考进重点高中。实行这一举措,将可以保证每个初中都有学生能上重点高中。
 
    ◆核心提示:
    从今年秋季开始,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将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
    三年内,分配比例提高到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
    ◆解读:
    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张其宏说,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做法,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遏制初中择校、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的一项举措。
    校、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的一项举措。
    这些年,一些初中学校毕业生的重点高中升学率高达80%,而个别初中学校却没有一个毕业生考进重点高中。
    张其宏说,实行这一举措,将可以保证每个初中都有学生能上重点高中,尤其是原本相对较弱的初中学校将有比以往多一些的学生升入重点高中。从而鼓励这些学校,使教育资源更公平,同时也引导更多的学生就近入学,不再择校。
    不过,“分配比例提高到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只是省教育厅推广“分配重高招生名额”实行的一个方向。至于如何分配,分配后的名额如何选拔产生,省教育厅并不设定具体标准,由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自行制定。
 
    ◆现状:杭城1200个重高生名额被分配
    2006年起,杭州市中考政策进行改革,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
    保送生、直升生、特色班、特长生,杭城的高中学校得到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这一政策使得约1/3的初中毕业生得以“直升”高中。
    其中,杭城8所市属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连续两年推出1200名保送生名额。这些名额,便按杭州市区初中学校初三毕业班数(每班50人)分配,各校年级平衡、等额推荐。
    然后,各初中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推荐保送”办法,不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推荐学生,不将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作为加分条件。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学校召开申请学生家长会,公布学校“推荐保送”办法,根据申请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情况,综合评定,择优推荐。
    而8所招生学校,可对各初中学校推荐的保送预选学生进行为期半天的综合能力测试,择优录取,缺额不补。
  
    50%的名额全“直升”会有难度
  
    虽然,杭城重点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额已经实行分配,杭州出台自主招生政策也和教育厅新公布政策的总目标一致: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但两项政策的具体目的指向还是有所不同的。
    杭州市高中学校引入自主招生这一方式,更多的是为了推动教育的多元化评价和高中的多元化录取,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
    而且,最重要的是,杭州提前自主招生的学生可以不参加中考,直接升入高中。
    杭州初、高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如果将分配比例提高到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不太可能这么大一批学生全都“直升”,可能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参加中考后,再按各初中学校的分数排名进行录取。
    另外,由于杭城的重点高中比较多,在名额分配上,可能也会存在一些难度。不过老师们都相信这一做法对遏制择校会有作用。
 
    每个学生都不能放弃 关注成绩在后20%学生成长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生。”张其宏说,今后,全省各地教育部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抽测,重点掌握成绩在后20%学生的分布情况,以此考核教学质量的均衡程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核心提示:
    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
    ◆解读:
    从目前来看,各地方进行教学质量监测范围和手段有所不同。但要遵循这个规定:每年抽测学生数不能超过学生总数的1/3,测试学科不得超过总科目数的1/4,同一学科只能抽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同时抽测的科目不能超过2科。
监测结果出来后,还要对抽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研究对策。作为校方,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明确辅导教师,开展针对性的个别帮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高学习能力。

    ◆现状:抽测“后1/3”学生学业水平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杭州市教育局于去年推出“初中毕业班后1/3学生学业水平抽测”,在杭州掀起了一场关注“后1/3”助跑行动。
“可以肯定的是,牺牲大部分学生成才的机会而专门培养几个精英,这样的初中没有资格评优。”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举措
    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每个学生首先要学的就是做人

  
    ◆核心提示
    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努力做到课业负担轻,教学质量高。
    ◆解读
    夏建勇举了桐乡三中朱永春老师的例子,这位老师对学生的测验很少,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他所教的班级成绩遥遥领先;他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以自己的实践创造了教学奇迹。
  
    新举措
    强调中小学教育教学规范
    每个学生都应该劳逸结合
    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
  

    ◆核心提示:
    严禁节假日集中补课,保障学生休息活动时间。
    严格上下课时间,学校和教师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下课不得拖堂。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各种类型的“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等。
    ◆解读:
    节假日补课屡禁不止,此次重申,表明了教育部门的态度。
    此外,《意见》还特别指出,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科目,降低文化课考试难度,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学校的名次,绝不允许出现学校将学生考试成绩与学生座位、学号挂钩的现象。鼓励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不收费的、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每个学生都应该身强体壮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
 
    ◆核心提示: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课时,任何学校、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擅自调整课程计划。
    ◆解读:
    从今秋新学年起,省小学1~2年级体育课由原每周3课时增至4课时,并削减部分年级每周的总课时数,以“挤”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同学在下午课后有集体体育锻炼的时间。
    

  

 


—— 信息源自:转载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