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名校长基地:关注校长在实践中成长

--------------------------------------------------------------------------------
点击次数:3613  发布时间:2007-9-11 11:16:46

    一个校长如何走向成功,也许经历各异、路径不同,但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这就是“扎根于学校教育实践,在实际问题的探究中成长”。立足于实践、扎根于实践、聚焦于实践、创新于实践,是“名校长”们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名校长基地:关注校长在实践中成长

  一年以前,在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组领导下,上海启动了8个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首批100位校长参加了培训。基地本着边实践、边探索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地主持人的声望优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社会能量集聚与扩散的优势、所在学校的特色优势,不断尝试新举措、新方式,在培养活动的过程中,注意探索多样化的新平台、新方式,让学员们扎根于学校实践问题的探究,从而获得学校发展的启迪与突破。

  以基地主持人为案例,聚焦于名校长成长规律探究

  首批100名学员分属8个基地进行日常培训与管理,各基地的学员们将“基地”作为学习与交流的大本营,以自己的“导师”(即主持人)作为研究的对象,深刻领悟名校长成长的轨迹。

  从“校长”走向“名校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关键是使这些学员认识到如何在实践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学校与学生的发展上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思想与载体。

  由于各基地的主持人都是教育系统有影响的“名校长”,所管理的学校也出类拔萃,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办学体会,他们对学员们有着更为直接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他们不空谈思想,而是将思想变成一整套教育实践的章法,充分显现了办学优势与效果。因此,学员们非常珍惜基地安排的每一次活动,他们认为,“利用基地活动的机会,可以直接向‘名校长’请教学校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一些理论工作者难以解答的。而且导师的成长之路与其管理的学校发展之路,都是‘鲜活’的榜样,值得探究与学习”。学员们甚至觉得,如果哪一次活动因故未能参加,就是一次损失。为此,各基地也创设了多方面的新颖空间,如基地主持人所在学校面向学员全面开放、与基地主持人的座谈交流、到主持人所在学校挂职锻炼、参加主持人所在学校的行政会议等,让学员更深刻地了解基地主持人的治校之道。

  彰显基地特色,聚焦于办学思想升华的研修

  各基地充分挖掘主持人的自身资源,在加强对学员的论著写作指导、理论学习引领、实践问题思考等共性探索的同时,聚焦于办学思想升华的研修,呈现出各自特色,使各个基地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管理风格与特点。

  为提升学员的研修水平,名校长基地管理组还安排了“高级班”学员与“基地班”学员联合讲座20场。其中有基地主持人作的报告,如刘京海校长所作的“成功教育研究新进展”报告,王志刚校长所作的“学校规划设计”报告等;也有外聘的资深专家作的报告。在名校长基地的学习安排中,聘请专家开设讲座的内容与总的培养课时相比,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追求“精、活、高”,注重学校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这些报告深受学员们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学校实践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对于他们提升办学思想大有裨益。

  深入学员所在学校,聚焦于办学水平的实训

  名校长基地每周安排半天乃至一天的时间,深入学员所在的学校考察,先由学员介绍自己学校发展的亮点及遇到的问题,主持人与基地的同学一起协助他找问题,找突破口,找解决的方案,不说“客套话”,鼓励思想的交锋,聚焦于办学水平的实训,让考察的与被考察的“双方”均有收获。如上海中学基地的学员、嘉定普通小学校长汤雁在介绍了自己在普通小学进行“智慧育人”的探索后,基地的学员与她一起深入交流了育智慧之生、树智慧之师、创智慧之校等问题,不仅汤校长“智慧育人”的思路拓展了,而且其他校长也获得了一种启迪,那就是学校应思考怎样让学生智慧地学习。

  一年里,各基地学员共深入考察了学员所在学校90余所。学员们认为,过去各区域之间的学校很少交流,各学校的发展信息呈相互封闭状态,即使有交流,也难以像现在这样“亮出庐山真面目”。现在则不同,大家的身份是“同学”,无论是提问题,还是展特色,都重在求发展、求突破,不会顾忌“面子”,既能找到“真问题”,也能对各区域的教育优势有所把握,从而激发学校实践创新的灵感。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员在相互考察之后,还延伸了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想法、举动,甚至建议成立“协作共同体”。这可以说是培训的“意外收获”。如今,有的学员所在的学校已经建立起姊妹校关系,互派教师交流。

  注重交叉学习,聚焦于办学思路拓宽的互动

  在名校长培养基地,经常安排小学、中学、职教校长与幼儿园园长在一起交叉学习的讲座、考察与交流。从交叉学习中,小学、中学、职教校长与幼儿园园长不仅对学校教育的共性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各类教育相互之间的衔接或融合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在交叉学习中,许多校长获得了学校改革更为宽广的多维思路。

  为拓宽学员的办学思路,基地主持人用自己的声望与影响,积极联系名校,有针对性地考察名校,触类旁通,以资借鉴,而且每一次考察都注重考察方与被考察方的互动。在名校长基地的培养活动中,主持人毫无保留地提供自己在实践中多年积淀的社会能量,如社会关系、话语系统、个人声誉等,为学员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会。

  以实践经验提升为基础,聚焦于办学经验的呈现

  要成为名校长,校长们应对学校的教育实践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他们与理论工作者不同的是,要把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放在重中之重。指导他们办学经验的提炼,并创设多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的实践探索经验,扩大他们的影响,是各基地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各基地从各位学员与其所在学校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关注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实践经验的提升,加强相关方面的论著写作指导。上海中学名校长培养基地主持人唐盛昌指导青浦高级中学校长吴甫光思考学校急剧扩容后带来的现实问题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指导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校长杨连明开展教师培训者培训的研究,指导民本中学校长吴卫国关注农村高级中学与中心城区高级中学开展人文教育的差异性研究。思南路幼儿园名园长培养基地主持人郭宗莉则创设了问题情境培养模式,她指导学员在介绍学校课程特色后,进行深度思考,用2—3个词加以概括,接着用一句话来说明所探讨的课程问题,如果现场讨论不够,就利用搭建的“幼教名师工作沙龙”进行拓展交流。

  校长的思想来自于实践,实践往往又进一步推动思想的改进与升华。校长每一次经历思想→实践→思想、实践→思想→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就是自身专业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推进学校、学生、教师获得新的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正是按照这种思路,构建校长发展的基地培养新模式,推进校长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作者 唐盛昌 刘茂祥)

  【链接】上海名校长培养基地简介

  ■上海中学唐盛昌名校长基地特色:关注学员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让学员直面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唐盛昌校长在带领学员考察上海市第八中学、崇明民本中学、青浦高级中学等学校及研修过程中,注重突出思辨特色,强调学校发展要从规范运作→特色创建→体系建构着手,注重营造学校的主流文化。上海中学基地注重过程引领,给予学员持续发展启迪。基地从一开始就为学员树立了这样的学习理念:参与基地培训,只是学员自身在迈向成功校长进程中的一个经历,真正的发展在于从中获得启迪,在今后的学校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闸北八中刘京海名校长基地特色:注重量体裁衣式的培训,关注科研引领、项目驱动与实践跟进。该基地致力于校长领导文化的三阶段:“是这样—认同,想怎样—志同,这样做—共同”,着重培养学员“敢想、会讲、能做”。此外,该基地还注重学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校本研修(如成功教育数学学科电子平台的使用)。

  ■七宝中学仇忠海名校长基地特色:注重一流专家报告引领,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跟踪教育热点,加强教育考察交流。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引导学员分析全国、上海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如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还充分利用自身外出报告的机会,组团到安徽铜陵、山东济南讲学,掀起“上海素质教育经验介绍”的高潮。

  ■曹杨二中王志刚名校长基地特色:由优秀走向卓越,努力探索“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型、项目化”的名校长培养模式。“主体性”指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积极反思,反思自己学校工作,增强学员整体把握、创新开拓和求真务实的自觉性。“体验式”指让学员直面真实情境,寻找学校发展瓶颈,通过整体判断和细节把握,增强学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员在改造自己学校或考察其他学校(尤其是名校和学员学校)的行动中感悟、提升智慧。“活动型”指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保证学员的基本活动量,增加挑战的机会,让学员在挑战自我极限中成长。“项目化”指学员通过调研自己学校后,找到学校最紧迫而且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将其设立为学员重点突破项目,利用团队力量集体攻坚,提升校长办学能力。

  ■向阳小学洪雨露名校长基地特色:始终关注办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如向阳小学“快乐教育”远近闻名,早已形成特色品牌;求知小学则是“自吾求知,蒙以养正”;高安路第一小学将MBA中的“知识管理”引入学校管理使教师发展更加井井有条;闸北区实验小学则每天为学生安排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和谐多彩;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将美育教育渗透办学各个层面,全力打造“智慧型学校”;田园第一小学则是以双语教育为引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清水路小学有“清水足韵沪剧特色”;水产路小学以少儿计算机绘画为主打,告诉人们薄弱学校也能有自己的特色。

  ■杨浦小学张治名校长基地特色: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校长可以这样做”为探索主题,引导学员体验与感悟。学员们准时参加每次学习,从不无故缺席;人到心到,口到笔到,参加一次学习,做到就有一定的学习收获;学前准备认真、落实,学中交流,争相发言;联系实际,勇于解剖;重视笔记,反复思考;认真作业,讲究质量;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南湖职校张云生名校长基地特色:关注职教,聚焦学校自主发展,指导学员提出建议性意见与发展举措。南湖职校基地的活动过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原则。在考察中大家既是老师,又是学员;今天是老师,明天是学员。类似的岗位,不同的感受,平时众多的交流,互为人师,都有不小的收益。学员的提高首先不是在活动的过程和内容上,而在于自学和研讨上,在于观点的碰撞和视角的转换上,在于突破了习惯的思维方式。

  ■思南路幼儿园郭宗莉名校长基地特色:关注幼儿园管理创意设计与品牌、优质共同体的建构。其主要经验是以培养方案(分四大模块,即专业品质、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为先导,统领全年培养活动;注重学员自我诊断与办园质量分析;强调幼儿园管理的创意设计,开发了《学员手册》,让学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课题研究与培养同步,探索名园长成长的有效途径。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