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记教育部今年暑期开展的三项教师培训计划

--------------------------------------------------------------------------------
点击次数:3416  发布时间:2007-9-11 11:14:28

     8月15日,是2007年暑期西部农村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的第一天。一大早,两鬓斑白的董如山老师就骑着自行车早早地赶到了培训点的门口。他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红豁岘村小学的一名老教师。连续几天的培训,每堂课他都不愿离开半步,“这样的培训真是雪中送炭啊,哪怕是一句话我都不愿意落下啊。”在董老师看来,能接受这样高质量的国家级培训实在是太难得了。

  就在这个暑假,“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教育援助西藏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和“教育部援助新疆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三项计划联袂出台,我国西部地区上百个县的15万名农村骨干教师深受其益,100余万名农村教师得到间接培训。教师们发自肺腑地说:“优秀教师和专家传递给我们的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让我们拿来就能用,实用、有效,这样的培训我们欢迎!”

  这是一次高水准的优质培训工程

  8月中旬的重庆市大足县,遭遇暴雨后又赶上了高温,在盐河小学的培训点,教师们从自己家搬来了电扇,坚持在酷暑中接受远程培训。

  “其实原来我们也接受过一些培训,但是讲的内容离我们的教学实际太远,没用,所以常常是到培训点报个到、签个名就‘溜号’了,即使留在教室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但这次培训内容实实在在,培训形式富有创新,大大激发了我们参与培训的热情。”一位甘肃参培的教师说。

  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化学教师永噶这样说:“10天的培训,让我们‘零距离’与现代新课改的最新理念、方法,进行了一次难得的‘亲密接触’,受益匪浅!”

  为了接受这次高水平的国家级培训,有的教师放弃了暑期探亲计划;有的教师每天步行20多公里赶到培训点;有的教师带病坚持培训,一边输液一边写听课笔记……据发放的5000份问卷调查显示,“西部远程培训计划”参训教师满意度达到99%;“援藏计划”和“援疆计划”培训满意度分别达97.86%、98%。三项计划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和西藏、新疆地区教师素质的提高,而且也促进了西北师范大学等承担培训任务的高师院校,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服务。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高度评价教育部的这项新举措。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认为:“此次培训是针对新疆教师队伍现状而采取的强力扶持措施,是竭诚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实事、促进新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

  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用“四个第一次”来介绍三项计划的特点:这是第一次直接面向西部农村的大规模国家级培训;是第一次通过“农远工程”实现大规模、广覆盖的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共享;是第一次采用“立体化培训手段,多兵种协同作战”模式的国家级培训;是第一次通过教师培训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西部教育的成功尝试。

  三网合一的培训新形式激发教师参培活力

  为了使培训真正收到实效,今年4月,西北师大副校长王嘉毅教授带领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专家,提前来新疆进行调查,他们对当地实施新课程的现状、基层教师的需求作了深入了解。

  对于许许多多西部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对优质培训充满了渴盼。为了给这些教师送上真正优质高效、合乎他们实际的培训,承担三项培训计划的中央电教馆和3所师范院校等单位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西部计划主要是借助国家几年来投巨资建设起来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来实施的,通过卫星电视、光盘和网络,把优质培训送到培训点上,让2149个培训点的13.6万余名农村骨干教师共同享受大规模的培训。这一将“天网”、“地网”、“人网”有机结合的立体化培训,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广领域的难题,使中西部广大一线教师突破了时空阻隔,非常便捷地参加了高水平培训,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据统计,包括间接培训的教师,平均每名教师培训成本只有10元,而这笔钱全部是由国家投入的。

  与此同时,对新疆、西藏两地采取了“送培进疆”、“送培进藏”的方式,由专家亲赴现场指导答疑。

  三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培训的组织者非常重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在方式上突出参与式培训,采用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现场学习、课例分析、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调动了参培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注重把专家培训和一线教师的授课有机结合起来,把培训的专家和受训的教师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激活了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

  有效发挥培训者团体的智慧和力量

  “在培训团队的选聘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对来自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和长期从事中小学教研工作的教研员的选聘,因为他们最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最能够接近中小学教师的困惑与问题,也最能与参与培训的教师形成对话交流的学习氛围。”首都师范大学负责此项工作的张汝胜说。

  培训单位在培训师资队伍遴选配置上颇费心思。参与此次三项计划的培训者有来自教育部的专家、教育与学科教学研究专家、新课程学科标准专家以及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共计200多名,其中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占70%左右。

  针对在以往培训中,培训者之间常会出现观点和方法不一致,造成教师“无所适从”的情况,西北师大建立了学科培训专家负责制,由该校从事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研究的教授担任学科培训负责人,从需求分析、方案制订、内容安排、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对本学科培训负责,避免了培训者单打独斗的现象,保证了培训者集体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发挥。

  为农村教师“量身定做”培训内容

  一位名叫覃敏的教师在网上发帖说:“听了北京光明小学刘永胜校长主讲的‘怎样评价一堂课’后,才明白自己原来是为写反思而写,这次培训让我知道,教学反思就是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自己有感而发的真问题、真感受。”

  此次培训在内容设计上,分为新课程改革、师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学校安全及管理、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四个板块。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教师最关心的内容。而且每一块内容中,都以解决西部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具体问题为抓手,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新课程中每个学科的培训内容,又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三个模块。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怎么保护学生的安全等作为通识课程的内容;学科课程重在不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而实践课程是通过观摩示范课,学员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帮教师诊断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虽然这次是远程培训,但我们却感觉培训内容如此之近,案例符合我们农村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走到了我们农村教师的心里面!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农村教师的关心与支持,对我们教师而言,这就是一项民心工程!”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一小培训点的一位教师感慨道。(本报记者 续梅 王友文)

  短评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今年暑期开展的三项教师培训计划,是教育部支持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性项目,是加强和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训教师的新探索。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借鉴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