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招生人数突破15万,在校生人数达38万,毕业生就业率达98.16%,平均就业薪酬达1200元/月以上,技能鉴定人数超过12万……这一串串耀眼的数字,再次昭示了广东省技工教育一枝独秀的璀璨。
自2003年以来,广东技工教育连续五年创下年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校均在校生人数、毕业生就业率、技能鉴定人数五项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见证了广东从技工教育大省向技工教育强省迈进的光荣历史。
多项创新 领跑全省
——访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省技师学院、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是座落于惠州的一所老牌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该校在技工教育领域成绩显著:2006年广东技工教育竞争力20强第一名;广东省六所万人学校中在校生人数第一;“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数全省第一;参加省和国家技能竞赛综合成绩全省技工学校第一;教研开发质量、水平、能力全省技工学校第一。
其实,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除上述五个方面领跑外,近几年还创造了本行业中诸多之最。
国内最先应届高级技工班毕业生集体境外就业
据了解,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的生源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今年早在7月中旬学校就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学校的毕业生非常抢手。据有关数据统计,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万名在校生的首次就业率高达99.8%。处于省内绝对领先地位。学生就业不局限于广东珠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苏州等地以及湖南、江西、陕西等省市的企业都慕名而来,以优厚的待遇招揽人才。今年,学校就与上海三强集团旗下的4个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为了拓展就业渠道,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率先迈进国际就业市场。今年5月,学校首批赴新加坡海员英语培训班开班仪式隆重举行。17名学员通过了3个月英语培训,即将赴新加坡就业。这是国内首例应届高级技工班毕业生集体境外就业案例,开创了技工教育史上的先河。
全省最先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从恢复办学伊始,就注重创新,摒弃“闭门造车”的教育模式,率先提出并践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为了保证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的提升,学校专门成立了办学咨询委员会,聘请省内外知名企业家、行业专家担任咨询委员,每年定期就学校的发展大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方面召开学校办学咨询会议。在办学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在同类学校中较早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械技术、汽车维修等20多个专业,形成了以校本部的模具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为骨干,广州校区的幼儿教育管理、物流管理、动画设计等第三产业专业为辅的特色专业结构。
2003年,学校在全省率先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对日常教学和管理的每个环节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按国际质量标准严把办学质量关,又创立了一项全新的技工教育之最。
三本教材,奠定学校在国内省内的领先地位
品牌专业离不开名教师。目前,学校有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63人,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89人,高级技师、技师59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4%,形成一支由全国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和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双师型”师资组成的名师队伍。
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数控专业已经成长为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的名牌专业,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奖项。2004年,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和广州数控杯技能竞赛中,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共有9名选手作为广东代表队队员参赛,为广东代表队荣获该项大赛的团体总分第一名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校高素质的名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今年,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参加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一次组织的技师教材编印工作,负责其中的《典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师企业实践与毕业指导》、《数控制造技师企业实践与毕业指导》三本教材,更加奠定了学校在国内模具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目前“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利用奥地利贷款引进教学设备项目”已经启动。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将迎来首批包括限制在教学单位使用的“五轴连动加工中心”等四台近600多万元的高、尖、精设备。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必将使学校教学、实习设备迈入国际一流学校的行列,大幅度提升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毕业生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坚持特色办学 打造品牌学校
——访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创办于1975年的老牌名校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远近闻名。该校在2006年,就成为广州市第一所万人示范性公办技工学校,目前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2000人。学校的目标是立志于打造具有先进国际职业教育理念的品牌学校。校长李木杰将学校的发展归功于“一三三八”的办学理念。
笔者一行人来到学校中心校区采访时发现,学校旁边的一个办公室挂着招生办公室和就业服务中心两块牌子。这样独特的布局,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校长李木杰介绍说,这两个职能部门是学校对外的窗口,也是学校营销的部门,将其设在校园的最前沿,就是为了无障碍地为学生家长和企业服务。两个部门一起办公,从招生的那天开始,学校就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
李校长将学校成功的发展之道归纳为“一三三八”的办学理念。所谓“一三三八”,简言之,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三个接轨和三个特色的办学思路,创立学校的八大优势。
一个目标。一个组织,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先进国际职业教育理念的品牌学校。李校长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办学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向国外的先进技工教育学习,以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技工教育为目标。
三个接轨。一是要坚持招生就业与市场接轨,增强社会效益。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与招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学生、企业和家长当做自己的顾客来服务。2003年经市劳动保障局批准成立了“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职业介绍中心”,成为广州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市场。目前,学校与广州地区及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广钢集团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98%以上。
二是要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接轨,增强经济效益。学校与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及时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2003年学校成立了人力资本与技术教育研究所,负责研制开发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新专业的设计开发、组织教研活动等。
三是要坚持教学质量与国际接轨,提升质量效益。学校从2003年开始建立实施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以教育服务为学校产品,以关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意见为焦点。学校已经于2004年6月顺利通过第三方认证,获得国际标准认证证书。
三个特色,即专业建设的复合性,职业技能的先进性和德育教育的养成性。
为了保证学生就业的宽度和广度,学校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专业的设置全部是复合型的。
在德育教育方面,学校善于利用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管理。由于学校有良好的校风,学生实操能力强,流失率低,很受公司欢迎。广州市煤气公司就曾因此一次性在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录用105人,创公司招聘之最。
八大优势。学校在理念创新、管理科学、人才优秀、文化先进、环境优美、设备一流、质量保证、规模强大方面的八大优势,是学校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制胜的法宝。
古语有云:“学而优则仕”。李校长把这句话改为“学而优则业”并应用到技工教育上,保证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好技能后再有一个好的前程。
山区飞出火凤凰
——访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
地处粤北山区的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是一个容易产生强烈反差的学校。200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看到学校的办学规模、先进的设备、优美的学习环境,也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想到在粤北山区还有一所这么好条件的技工学校。”确实,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是粤北山区的火凤凰。
学校的地理位置偏僻,而招生和学生就业都非常好。这是何缘故呢?听了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张喜生的一番介绍后,你会发现,这是在意料之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招生就业双丰收
位于广东贫困人口集中、革命老区环绕的翁源县官渡开发区的老牌技校,现代化花园式的学校建筑藏在粤北山区里。地理位置这么偏僻,学校招生情况应该不会很乐观吧。然而,该校的校长张喜生却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不仅不愁招生,而且不愁就业。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53亩,在校生近6200人(不包括广州、从化、韶关三大分校),专职教师300多人,其中硕士23人,技师、高级技师120人;其办学层次也不断提高,2001年前还是无类别技校,2006年就升级为国家重点高级技工学校,成为粤北地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高级技工学校之一。
有了过硬的条件,即使地理位置再偏,还是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的。据说,前来考察学校情况的家长往往是“到了韶关翁源官渡还想回头,到了学校就决定留下。”今年,学校计划招生2500人,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最后学校不得不以学生交费确认算作是正式报名,目前今年的招生已超额完成任务。
另外,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非常好,毕业率和就业率均可达到98%以上。2008年毕业的学生将近1700人,目前1100多人都找到了意向单位。而且,用人单位开出的试用期工资也是很高的,包吃包住,不低于1200元/月。
校园里没见过一只垃圾桶
这样的一所学校到底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呢?我们漫步在这所现代化的校园里,试图探索其中的奥秘。我们惊讶地发现,校园里竟然没有一只垃圾桶。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学生管理方面,张喜生校长也有自己的一套,垃圾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学校通过这些小事教育学生懂得,好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学生平时都自备垃圾袋,处理个人生活垃圾;而对于废纸、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他们做好分类回收,统一归集到每个班里的废纸箱,每个星期收集一次。这样,每个月每个班可以赚到200多元的班费,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张校长也很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每年的毕业前教育,他都必定要亲自给所有的学生上一堂课。由于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山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他教育学生,第一年工资要留下孝敬父母,帮父母建一座房子;家里有房子的,要把钱给父母留作医疗费。
就这样,学生毕业后以一种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和社会,父母看到孩子的进步也很感激学校,把家里的孩子都送到学校读书,甚至有个家庭5个孩子中的4个都是从该校毕业的。
技校中率先实行学分制
在教学方面,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坚持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大胆尝试采用学分制的方式,文化科目学习一段时间后,就马上进行考试,之后再学习另外一门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在技工教育方面还是比较超前的。
学校采用“理论课考试成绩+平时分”的考评方式,在学生入学的首年,为了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文化课占的比例比较大。之后每年加大专业课和实操的比例,逐渐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
“我省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访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从1989年“一个专业、5个学生,首期班教师多过学生”起步,发展到“31个高级技工专业,27个中级技工专业,在校生11000多人”的规模,“理想职业从白云开始”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性质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见证了广东民办技工教育的辉煌。在广东省首届技工教育成果展上,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听取技工学校校长做工作汇报时,对白云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赞“白云是我省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据该校校长谢展鹏介绍,每年的7、8月份,技工学校校长最关心两个问题:就业和招生。今年,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无论是在推荐就业还是招生方面,都异常火爆。
招生高峰期未到,已有3100多人报名
笔者在采访时看到,学校招生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咨询和报名的学生和家长,场面非常火爆。据了解,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今年计划招生4000人,招生的高峰期还没到,就已经有3100多人前来报名。学校的热门专业如汽车、机电、电子通信专业等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门,而新开的医疗电子、动漫专业前景也不错。“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我们今年的技工学校招生肯定要扩招,预计将扩招至5300人。”
对于今年招生出现的良好局面,谢校长笑称“我做技工学校校长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在招生时间关过手机。为了防止我们招满以后,一些家长还是要‘走后门’报读,看来今年我要关手机了。”
准毕业生抢手,起薪800元/月
据谢校长介绍,今年学校要给2300名学生安排实习就业,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找到了“心水”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实习要求。首先是要专业对口,保证学生实习岗位是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其次,学校对实习单位开出了“1000元±200元”的起点工资。即便如此,白云的学生还是很抢手,很多企业都提早预定。另外,学校专门制定了“双导师”制,即学校派专门的“职业导师”对学生实行全程跟踪;同时,为学生落实“企业导师”,进行师徒式的训练,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据了解,在今年9月份,学校将实行“三导师”制,在原来“双导师”制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一个“专业导师”。这个导师在学生的实习期间,每个月接受学生的咨询4-5次,同时,到企业里为学生上课4-5次,解决学生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传授一些专业相关的最新技术、知识。
“专家智囊团”显奇功
当问及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有何独门秘笈时,谢校长一语道破天机,原来是那个一直支持着白云的“专家智囊团”。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的民办性质决定了学校从一开始就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灵活的机制,按照企业需求来办教育,紧贴市场办学。学校从2002年开始筹建“专业合作与指导委员会”,主要邀请一些有关职能部门的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和高级的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委员,至今已有三届,专业委员近300人。
这个委员会主要职能有三点:第一是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教学计划论证会、专业工作岗位任务分析会等,参与和指导学校专业建设;第二是促进校企合作,包括提供校企合作信息,参与指导所属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项目的开发与组织;第三个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四新知识”讲座,把本行业最新技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给师生。专业委员的积极参与,使学校多年来能紧贴市场办学,技工教育的特色得到充分体现。
本版撰文 葛国兴 于冬雪 洪继宇
图:
副省长谢强华(右二)到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视察工作。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一排左二)到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视察。
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技师考核实训中心。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中式烹饪实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