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23个教师节,教师职业在我国的社会地位逐年提高,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目前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天上午,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接受人民网访问的时候,对教师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他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教师队伍一直呈现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员不稳定的特点。现在,教师的结构、学历水平、整体的素质在逐步地提高、逐步地改善。
据统计,2006年全国的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是1043万人,其中县镇的教师是33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将近30万。此外,教师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增加比较快,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达到62%。
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务结构趋于优化。35岁以上的教师占到半数以上。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有三个数字:小学是71%,初中是86%,高中是90%。还有,教师资源的配置状况也在逐步得到改善,小学生和老师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中。
同时,管培俊也提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农村的教育问题上。首先,在资源配置方面,农村教师缺编问题严重。尤其是综合课的老师紧缺,比如信息技术、英语,体育、美术课的老师。
此外,农村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从统计数据看,全国还有30多万教师是学历不合格的,这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村教师就业时学用脱节,教的课程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
管培俊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新教师的补充。今年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首次招收免费师范生,圆满完成一万多人的招生计划,并且落实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中西部地区的生源占到90.8%,其中西部地区占到58%。在今年招生的过程中,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男生的比例占到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