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福建:研究生收费改革并未影响考研者的热情

--------------------------------------------------------------------------------
点击次数:3745  发布时间:2007-8-27 13:13:20

   上周,厦门大学公布2008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明确规定:明年起,厦大研究生招生将不再分公费和自费,这也意味着原来享受“免费午餐”的公费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奖学金抵学费”政策。

    厦大是福建省第一所施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高校,而从明年开始,全国所有有研究生院的高校都将进入改革,总计有56所。不过,记者近日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了解到,这项改革并未影响考研者的热情。

收费  挡不住想深造的人

    海燕是福建师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这个暑假她参加了研考政治辅导班,每天和来自各所高校以及社会上的1500多名学生挤在福大逸夫楼的大礼堂上课。海燕说,老师讲课速度很快,大家都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有时候做笔记都来不及。目前海燕班上有十几位同学确定考研,“我们都把考研当作改变命运的第二次选择,所以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更加慎重也更加主动。”海燕准备报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师范类学校的理工科专业说实话并不是很强,既然考研给了我们第二次选择,为什么不更靠近自己的理想呢?”

    对于明年即将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海燕告诉记者,就个人而言,研究生教育是公费还是自费对她的影响不大,对众多真正想进一步深造的人也不会有很大影响。“研究生自费是一种趋势,与其一味埋怨,不如让自己积极面对。其实可以把目光放远一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也不会差两三年的学费,毕竟读研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如果因为学费而失去了一个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况且自费的同时会有不少奖助学金,也可以申请国家贷款。”海燕说她想自己挣钱交学费,读研再向父母要钱觉得不好意思,而且她也有这个能力去挣一些钱了。

收费  吸引更优秀学生?

    王东城是福州大学人文学院04级的,这个暑期他没有参加研考培训班,因为天气太热,挤在上千人的大教室里实在不舒服,他选择了在家复习。但王东城表示,临考前的考研冲刺班他一定会参加,那时候更需要关于考研的最新资讯。

    “学费不应该成为考研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你考研的出发点。”打算报考厦大中文系研究生的王东城表示,他考研是为了多延续几年学习生涯,多读点书。“每年考研的学生基数都在增加,我们班今年就有1/3要考研,报考的省外高校很多也是自费的,在确定考研的同时大家也考虑了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

    “考研必定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投入,如果考研后发现负担不起学费,那只能算是一种考研策略上的失误。”王东城表示,目前厦大的收费制度他还是可以接受的,“奖学金抵学费”的政策一方面缓解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并且刺激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比如同样是两所重点大学,厦大的奖学金比较高(最高为5.1万元,包括学费和生活费),我可能就会选择厦大。”

    据了解,厦大采取的“奖学金抵学费”政策将实行动态管理。从明年起,除了特等奖外,其他级别的奖学金采取一年一评,即第一年是根据学生入学成绩来决定享受什么样的等级,第二年则是根据第一年成绩申请。招办负责人表示,过去公费研究生实行的是终身制,即学生凭借入学成绩来决定他是否能享受三年的公费研究生待遇,这容易培养一劳永逸、没有进取心的研究生,而新的奖学金等级改革破除了终身制。

□观点

  考研成本代价不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研究生收费基本上不会影响考研人数,但仍会对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同学产生影响,光是考研期间的费用成本就要细细思量,例如参加辅导班,买各种辅导材料,这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虽然没有细算过,但到现在为止大概已经花了一千多元了,这还不包括参加辅导班来回的车费。”海燕告诉记者,上一门公共课的辅导班一般要三四百,各种辅导书也很贵,她买到最便宜的一本打过折也要四十多元,“如果再加上下一阶段的英语辅导班,考研冲刺班,再买一些辅导书,这些费用加起来肯定会超过2000元。”但海燕还是觉得很值得,“所以我更要认真一点,努力一点,考好一点。”

 

  对此,厦大会计专业的林同学认为,研究生收费过高可能会导致一些优秀人才外流。许多同学都有体会:考研与考托、考G相比并不会轻松多少,但留学考试申请花费太大,准备时间长,使得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考研。一旦研究生收费过高,三年总费用也要在三四万之间,与出国费用已相差无几,这时候选择的天平恐怕就可能倾斜了。

□说法

  全面收费对优秀者绝非坏事

    事实上,去年就有北大等十余所高校试点读研“奖学金抵学费”,有人说,这是高校开始吹响研究生全面收费的“号角”。研究生全面收费后对考生是好还是坏?采访中,有一位大二学生就向记者表示,取消公费名额,他也许会放弃考研。

    对此,省招办研招科有关人士表示,有人担心,全面收费制度会把一些成绩优异而家境贫寒的学生拒于进一步深造的大门之外。事实上从试点高校的措施可以看出,高校已经出台政策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有书读。以厦大此次出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为例,并非就只涉及研究生收费,它涵盖师资等一系列培养方式改革,校方非但无法少掏钱,还要增加投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靠高额奖学金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今后上学想少花钱,就要学习成绩优秀;如果成绩好,不但不用交学费,还有生活费可拿。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全面收费后对考生而言绝非坏事。全面收费后,由于个人要承担部分教育成本,他会努力学习以争取拿奖学金和找更好的工作,从而在客观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按统一标准交费,又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劳动获得补助,是一种十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另外,导师能给学生更多补贴,学生也愿意去选报他,这对导师也是一种促进。

□小记有话

  收费了,别再“一锅烩”

  高校扩招,学生多了,老师相对少了,不少高校的研究生只好上大课,于是便出现了百人大课堂式的“一锅烩”。即便是有人想专心听讲,也只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很难进一步随堂发问、质疑甚至批评,因为没有时间和机会。于是乎,导师握着自己学生的手问:“你是哪个老师带的?”这也不再是个无厘头的笑话。

  近年来,伴随着研招规模突飞猛进,公费比例下降、自费名额攀升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遗憾的是,高校教学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文凭缩水贬值等,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大课堂剥夺了研究生说话的时间和权利,所谓交流、沟通已不能简单用大打折扣来形容,“现在讨论成了奢侈品!”一位心理学研究生如是说。

  试问,这种课堂效果不好、和老师交流也不够的研究生教育,能奢望培养出独立、创新、优秀的人才吗?然而,就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生收费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全面铺开。令人困惑的是,实现研究生收费制度后,就能真正达到“有利于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吗?

  收费了,别再把研究生“一锅烩”!

 


—— 信息源自:《海峡都市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