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北京大学新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点 首期接受免试推荐生4人

--------------------------------------------------------------------------------
点击次数:8726  发布时间:2007-8-16 15:53:12

  

  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在我国申奥成功以后,人们关心体育、参与体育的意识大大增强,体育需求猛增。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与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相适应,体育科学研究近年来也发展迅猛,体育学科体系已建立完成,形成了以“体育学”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并已培养出了体育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各种专门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对体育事业发展前景看好,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从2007年开始招收“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新开设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分三个方向如下: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体育与文化   从跨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社会性别文化的角度对体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体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培养体育文化研究和实践的专门人才。 董进霞
2 体育与健康
(含光与健康)
1、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有天然联系,促进健康是体育的重要功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三维健康观”,认为应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考察人的健康。本研究方向侧重“亚健康”研究,侧重休闲娱乐和全民健身研究。
2、光生物学:主要研究光与人的健康的关系。
何仲恺
3 大学体育   大学体育是体育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部分。本方向主要研究大学体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研究国外大学体育的经验,研究大学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郝光安

该专业仅接收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名额4人。

北京大学校体育部现有在职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2人,讲师13人,助教6人,教辅人员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4人(博士后1人),硕士学历13人,双学士9人。

体育部现有一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主任为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教授,聘请了哲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学系、法学院、经济学院、教育学院、人口所等学校各院系十余名专家为研究员,这些专家已经成功申请了9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从不同专业的不同角度研究体育问题,大大拓宽了体育研究视野,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很高评价。研究项目举例:人口所郑晓英教授“体育锻炼对高龄老年人健康水平影响评估”,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社会学系佟新教授“阶层消费与休闲运动”,哲学系陈少峰教授“青少年体育文化的促进与体育产业”,经济学院王曙光副教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等。除一个基地外,体育部还成立了三个研究中心:健康研究中心、武术研究中心和妇女体育研究中心。以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为龙头进行了大量的体育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文分别在包括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洲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等许多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宣讲。现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项,出版专著9部,获各种学术会议论文一二三等奖数十项。

 


—— 信息源自:本网综合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