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1日电 10日,哈尔滨市残联领导一行来到巴彦县高级中学,慰问在今年高考中以理工类690分优异成绩名列全县第一、被南开大学录取的残疾考生孙红凯。
孙红凯给人的第一感觉并不起眼,约1.65米的个头,瘦瘦的身板,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自己的经历,孙红凯很平静,很坦然,讲述中流露出一种乐观。今年20岁的孙洪凯出生于巴彦县红光乡。在他出生5个月时,他便患上了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经过多方救治,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他说,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外面跑跳玩耍,他非常羡慕,甚至有时候自己流眼泪。既然不能出去和伙伴们一起玩儿,他决定不看窗外,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书本上。家里的所有读物都成了他寄托理想的风帆,每天除了上课,他都沉浸在书海里,让知识带自己玩耍。
身体上的残疾并未让孙红凯抱怨命运的不公,他从小便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自己的现状,从未因自己身体上的残疾而自卑。在求学路上,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比常人更多的身体和生活上的困难。尤其是高中三年里,他从未因病痛而掉队,凭着扎实的基础和努力钻研的拼劲,他的模拟成绩一次比一次优异。巴彦县高级中学的校长评价孙红凯时说,他留给学校一种精神,“百折不回、永攀高峰”的精神。
在师长眼中,孙红凯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为解开一道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寻找各种解法,课堂上,他总是最爱发问的学生。在同学眼中,他是一个文静内向却乐于助人的好同学。班主任朱秀荣老师说,他从来没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而骄傲自满,面对每个向他请教问题的同学,他都会耐心地讲解,直到同学听懂为止。
2007年3月,高考前夕,孙红凯突发疾病,不得不接连进行了两次手术,卧床21天,但他没有耽误学习,在病床上依旧按章按节地复习。今年高考,他取得690分的好成绩,超过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被南开大学录取。
孙红凯说虽然自己身体残疾,但他的心态是健康的、向上的,今后他会更加努力去开拓自己的天空。
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孙红凯说,这要感谢父母、老师和同学们以及社会上关心帮助他的人。他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就以《感恩》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家人和对社会的感激,他用自己的坚强不屈对“感恩”做了最好的诠释。
对于这样一个身残志坚,积极向上的残疾学生,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赵爱俐给予的评价是“残缺中追求完美,厄运中奏响强音”。为了表示对孙红凯的关爱和支持,哈市残联给予他6000元的奖学金,希望他在今后的人生中继续自强不息,永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