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助学贷款不是“免费午餐”学子应诚信还贷

--------------------------------------------------------------------------------
点击次数:5295  发布时间:2007-8-8 10:38:49

     一方面,这些钱帮助山西省7万学子圆了大学梦;另一方面,曾经的不良还款率让银行惜贷、畏贷

    相关部门出台措施应对:学校扣留相关证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必要时公布"黑名单"

    7月,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在网上公布了百余名助学贷款欠款学生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详细信息,一时间引起了诸多争议。

    随着2007年新学年又将开始,国家助学贷款再次成为学生及银行关注的焦点。山西省的国家助学贷款目前进展如何?贷款发放和还款情况如何呢?

    8月6日,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西省的一些银行、省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以及部分院校、学生。

    目前,助学贷款欠贷违约的情况主要有几种,一是有钱不还,毕业后故意不和学校、银行联系,恶意欠贷;二是抱着侥幸心理、能拖尽量拖,持观望态度。但是,这两种情况只发生在极少一部分学生身上,大多数暂时还不了贷款的学生还是由于工作无着落,没有经济能力还贷。

    贷款:发放工作"一波三折"

    为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制在北京、上海等八个城市开始试点。2000年9月1日起,相关政策在山西省开始实施。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银行开始向高校投入贷款。但是,由于还贷情况不佳,到2004年,一些银行开始停止放贷。

    为扭转这种局面,2004年6月,山西省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了改革。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利息全部由学生自付;财政和学校为贷款提供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金;每生每年申请金额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毕业后一至两年开始还款,毕业后6年还清。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变为了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

    2004年9月,经过招标,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成为山西省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行。当年,该行面向全省9所省属高校,发放了8000-9000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截至今年7月末,该行收回贷款2000多万,贷款余额仍有6000万元。其中,目前银行因联系不到学生,已经确认无法追回的不良贷款282万元,不良贷款率4.65%,已经超过了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警戒线4.2%。

    2005年,由于惧怕风险,无法确定经办银行,直接导致当年3万余名新生,1.6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一度无法落实。随后在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的协调下,国家开发银行成为山西省助学贷款经办行,这才恢复了山西省的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

    改革:放贷3亿受益学生7万

    2004年的助学贷款改革,给山西省的助学贷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它兼顾到了银行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学校和政府为银行提供风险保证金,解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放宽了学生的还款期限,毕业后6年内还清贷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也有鼓励,只要学校还款情况好,政府承担的风险金将奖励给学校。

    据统计,从2004年到现在,山西省累计贷款学生7万多人,全省已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到了3.4亿多元。目前,山西省的国家助学贷款已经覆盖了全省各级全日制普通高校。

    助学贷款改革到底能不能提高大学生还款率,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按照规定,毕业生毕业一到两年内开始还款,六年内还清。而2004年以后第一批贷款学生(04年上大三的学生)到目前刚刚毕业两年,离最后还款期限还有四年,到时还款情况如何,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根据省中行提供的数字,已经有一部分毕业生开始还款。

    银行风险太大投入有限

    面对并不乐观的还款情况,承担山西省助学贷款的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有政府和学校的风险保证金,但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担心。

    人行太原中心支行2006年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助学贷款历史违约率很高,历史平均值在20%左右,尽管银行能拿到14.5%的风险补偿金,但仍无法弥补存在的巨大风险。而且,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客观上造成了贷款的高风险。加之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商业银行很难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信贷资产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导致商业银行产生惜贷、畏贷思想,直接影响了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

    学生:大部分人并不愿欠款

    "当时实在是没有钱还款,要不谁想把学位证留在学校。"2004年山西大学毕业的小峰,在大三时曾申请了一笔国家助学贷款,毕业时,由于没有把贷款还上,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的同学拿上了学位证,而自己却只拿到了一张学位证复印件。学校告诉他:"什么时候还了贷款,什么时候领证。"

    毕业一年多后,有了工作收入的小峰还清了贷款,这时才把自己的学位证拿到手。对于学校扣学位证的做法,小峰也表示了理解,"国家助学贷款属于无抵押贷款,我们当时也确实有一些学生贷了款以后恶意不还,扣学位证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等我毕业了,有了稳定的工作之后,无论如何一定会按时还清贷款。我并不想做个赖账的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代表了大部分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生的想法。目前,助学贷款欠贷违约的情况主要有几种,一是有钱不还,毕业后故意不和学校、银行联系,恶意欠贷;二是抱着侥幸心理、能拖尽量拖,持观望态度。但是,这两种情况只发生在极少一部分学生身上,大多数暂时还不了贷款的学生还是由于工作无着落,没有经济能力还贷。

 


—— 信息源自:山西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