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消费支出全面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点击次数:3835  发布时间:2007-8-7 13:20:39

    今年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消费信心增强,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据对全省42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山东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505.7元,同比增长13.6%。其中,构成农民生活消费的八大项支出实现全面增长。
  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特点
  1、食品消费结构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主食支出比重下降较多,在外饮食及肉、禽、蛋、奶等消费支出增长较快,膳食结构继续向营养型发展。上半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现金支出52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其中,人均主食支出25.3元,增长10.5%;人均肉、禽、蛋、奶及水产品支出171.6元,增长16.4%;人均烟、酒、茶、饮料支出97.5元,增长10.3%。在食品支出结构中,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已占到整个食品消费支出的16%,人均达84.6元,增长13.4%。
  2、衣着消费趋于时尚。山东农民衣着消费已从低档、耐用型向高档、成衣化转变,衣着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衣着消费进入以成衣消费为主的新阶段。上半年,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06.3元,增长14.1%,其中购买成衣支出占衣着支出的比重达62.8%。农村的衣着消费日益趋于城市化。
  3、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加大了农村旧房改造、村庄规划建设的力度,农户新盖房屋或购买商品房增多,居住消费成为上半年农村居民消费的一大热点。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70.4元,增长19.2%。
  4、家庭用品稳定增长。随着农民购买能力的逐步增强,消费重心开始由一般用品转向耐用消费品,由低档的家电产品转向价值大、技术含量高的家电产品,由满足物质享受的产品转向追求精神享受的产品。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89.9元,增长7.3%。其中,购买日用品人均支出25.8元,增长9.3%;购买机电设备用品人均支出33元,增长9.2%。
  5、交通、通讯消费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扩大了农民的经营活动范围,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工具,为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摩托车、电动车、移动电话等新产品成为山东农民消费支出的新亮点。上半年,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人均支出204.4元,增长21.3%,增速居八大类消费之首。其中,购买交通工具人均支出71元,增长36.8%;购买通讯工具人均支出22.6元,增长13.9%。
  6、文教娱乐内容丰富。农村居民在不断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对文教娱乐等精神追求逐步增多。而且从今年起,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民家庭教育负担明显减轻。上半年,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及娱乐消费人均支出154.8元,增长6.1%。其中,购买文教娱乐用品人均支出39.5元,增长13.6%,主要是计算机、文化体育用品等购买量增加;学杂费人均支出87.2元,下降3%。旅游、休闲娱乐消费、购买书报杂志费、成人教育培训费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7、医疗保健意识增强。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民对自身的健康保健倍加重视,有能力及时就医问药。特别是近几年医疗改革对药品进行了十几次的降价,已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12.8元,增长9.9%。其中,购买药品人均支出36.9元,下降2.5%;医疗费人均支出67.6元,增长12.7%。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保持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人均支出38.6元,增长7.5%。其中,以购买手表、旅馆住宿和美容美发消费增加较多,分别增长了71.3%、50.8%和37.4%。
  二、农村居民消费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国家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但距离全面启动农村消费需求相差较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家庭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居高不下。近年来,虽然教育收费和医疗保险逐步实行改革,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和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但教育和医疗费用偏高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一方面表现在农村子女高中以上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费用的大幅度增加,成为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其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在享受医疗保障过程中,农村仍然存在着因病返贫的现象。
  2、农村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虽然得到发展,但存在问题不容乐观。例如部分地区电网设施落后,电压不稳,电价高,电视信号弱,制约了农村居民购买电器的欲望;山东还有42.8%的农民家庭没有通上自来水,限制了洗衣机使用,部分地区甚至连人畜饮水都困难,更谈不上用洗衣机。目前农村流通体制尚不健全,农村市场规模小、服务质量差,有的地方市场秩序混乱,有些城里无法立足的商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农村,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
  3、农民增收的预期不稳定。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加,政策、农产品价格、外出务工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继续依靠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可操作的空间剩余很小,对农民收入人均增量的影响将逐渐减弱。从大的环境来看,农民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状况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还有待改善,农资及涉农服务价格上涨压力较大,更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农民收入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市场规律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农民增收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
  4、农村不文明生活习俗抬头。少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却缺乏健康的信仰和追求,混淆了传统美德和封建迷信的界限。目前农村部分村民封建迷信的现象有所抬头,而且有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家庭红白喜事攀比则成了部分人竞相模仿的时尚,上半年,农民赠送亲友人均支出60.8元,增长17.3%;婚丧嫁娶费用人均支出103.8元,增长16.8%;宗教迷信活动捐赠增长79.5%。甚至出现举债送礼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扩大农村消费最根本的还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民增收上,当前重点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业内部增收渠道。建立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新型农业,通过一整套完整的新型产业体系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
  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就必须有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完善的消费政策,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努力创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打破行业垄断,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取缔乱收费;探索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新方式新途径,刺激即期消费需求,引导和拉动消费快速增长;打击造假、售假行为,坚决消灭假冒伪劣产品,提供适销对路的消费品和文化生活服务项目,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拉动农民消费。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国家及地方政府每年新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农民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支出预期,增强农民的经济安全感,解除农民花钱的后顾之忧;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使农民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福利。
  4、大力开展文明乡风活动。以农村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农村文明乡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深入开展以读新书、看新闻、办新事、做新人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富农”活动,充分挖掘各地的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的乡风民俗,积极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弘扬孝道文化、礼仪文化,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新农村。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李晶
 


—— 信息源自:转载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