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泸州医学院2008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点击次数:3691  发布时间:2007-8-6 14:53:13

 

学校简介

学院创建于1951年,位于四川南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市,学校座落在长江和沱江环抱风景秀丽的忠山上。我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学院占地面积1439亩,有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13000余人。设有本科专业16个,涵盖医学、理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专任教师队伍中,现有高级职称人员3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1人。

学院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现有中药学、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等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在岗硕士研究生导师195人。

学院有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三级乙等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和省级重点中等卫生学校各1所。附属医院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在四川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2004、2005年相继成功开展了四川省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我院研究生毕业去向较好,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地、市级及以上的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并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院十分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并在学习、生活、科研等各个方面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一、招生人数:

2008年拟招收硕士生30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规模数为准。招生政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学费按四川省物价局审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

二、报考条件:

1、品德良好,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2、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者应是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2006年9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达到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习能力者。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2007年11月14日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按同等学力报考。获得复试资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我校规定的加试科目分成两组:一组为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一组为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和诊断学。考生应在这两组中各选一门科目作为加试科目,不得在同一组中选两门,且所选加试科目不得与复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科目相同。

3、我校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分为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两种培养类型。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应取得国家卫生部认可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具体的培养类型待新生入学后再选择。

4、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三、报名手续:

考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教育部指定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在报名点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现场摄像、缴费和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在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军官证)和毕业证。

四、考试科目:

生理学专业(属于理学)在初试继续考四门,医学学科专业考三门,其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复试时进行(笔试)。政治理论、英语及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均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自命题中基础医学综合包括医学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药学综合包括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化学;中药综合包括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口腔综合包括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含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五、复试:

采取差额复试方式,差额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1以内。如同一研究方向内有多个导师招生,报考此研究方向的考生原则上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到低)选择导师进行复试。参加复试的考生须进行体检和心理测试。

六、录取: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及德、智、体、能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七、其他说明:专业目录中所列外单位导师均为我校聘任的硕士生导师,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研究生第一学年在校本部学习基础课程,第二、三学年到该导师所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八、欢迎访问我校主页:http://www.lzmc.edu.cn/ ,点击进入“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E-mail信箱:tiaoji10632@126.com

 


—— 信息源自:百灵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