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能否不交费学本领 大学生愿做特长家教志愿者吗

--------------------------------------------------------------------------------
点击次数:3202  发布时间:2007-8-1 11:51:51

     上海一小学生致信本报,吁请有艺术特长的

    大学生提供科技艺术体育学习志愿家教服务

    学钢琴每小时100元,坚持了1年多;学绘画每个月300多元,坚持了3年;跟外教学英语
每学期840元,暑期还得交6000元。如此算来,3年下来,需要1.7万元左右的开支。这是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包佳颖这几年课外学习的花费。

    小佳颖说,她69岁的爷爷还要为她的学费而冒着酷暑严寒外出打工。

    她因此开始思考:小学生有没有不交或少交学费又能学习各种本领的方法呢?

    有!她爷爷告诉她,国外有专门提供这方面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爷爷的话启发了包佳颖,日前她在爷爷的帮助下,致信本报和有关部门:吁请有科技、绘画、文学、体育等特长的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从今年秋天开始能享受免费教育的各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哥哥姐姐当“志愿者”,教小学生学本领,小学生及家长只要适当支付一点车费、午餐费、茶点费,就能参加学习;而大学生哥哥姐姐既可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作贡献,真是两全其美。

    包佳颖的“要求”合理吗?有可行性吗?有艺术特长的大学生们愿意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大学生:愿意参与但实施有困难

    王宾(化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大学期间,虽然没有过重的学业压力,但面对每年1.5万元的学费以及绘画材料费等支出,他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大都被打工占据,因此,能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并不多。

    不过提到做志愿者,王宾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与社会上的专业办学机构相比,专业水平并不是他所担心的,王宾在意的是有这样需求的孩子和他们家长的动机是什么。“带考班不论是上课的还是听课的,都会感觉很枯燥,因为这些办学机构的目的是应试、考级。”王宾很无奈,他更愿意去教一些真正对艺术感兴趣的孩子,希望能帮助他们的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让学生自发去做这类志愿者的可能性不大。”王宾坦言。他提议,如果学校或者其他有条件的机构能够组织有意愿的同学开展这样的活动,同时帮一些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也是双赢的事情。

    志愿服务经历丰富的王舒(化名)是上海某大学艺术设计学研一的学生。她曾在暑假里给低年级的学生上绘画课,到民工子弟小学与学生联谊,到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尽管热心,王舒还是感觉参加志愿服务人员的数量有限,而且层次不一,比较难调和,进行系统的专业教学辅导“恐怕不能胜任”。

    在王舒看来,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在培养孩子兴趣的阶段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在强化阶段,还难以取代专业教师,因为“首先要求这个大学生适合当老师,而不是仅仅具备专业才能”。但是,如果有家长需要这些大学生在考试等关键阶段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孩子进行沟通、解决实际困难,王舒表示还是很愿意介入的。

    此外,不同的艺术类专业对老师也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在校大学生能否胜任也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徐樱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大学期间,徐樱就做过钢琴家教。她说:“学音乐很忌讳经常换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学生本身生活不是很稳定,很难保证教学的持续性和质量。”

    团组织:这一提议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作为与此相关的组织者,学校团组织有这样的愿望和类似的实践,但是具体到包佳颖这样的要求,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拥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等,音乐、影视表演、美术方面的艺术特长生不在少数。作为该校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的爱心学校,是这些学生参与相关志愿者活动的重要载体。

    从1995年起,上海师范大学就率先在上海市及其他省市开展了“爱心学校”活动,开展各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辅导,后来学员扩展到从五六岁小孩到百岁老人,学校跟社区、企业等进行合作,学员参与爱心学校完全是免费的,爱心学校的课程包括趣味英语、音乐辅导、美术教育、教老人上网等。

    但是,这种一对多的形式还是有别于普通的家教。包佳颖及其家长所希望的家教式的志愿者辅导形式,在上海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李凤看来,大面积推广的难度还很大。志愿服务和有偿家教之间的界线如何界定?这种志愿服务的质量如何把关?队伍如何管理?谁来统配?李凤认为,这些都是制约这种形式的问题所在,而最为关键的是,艺术类大学生和有这样需求的中小学生的数量是不对等的,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包佳颖的这一提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我觉得可以尝试,比方说有艺术院系学校的团组织以及志愿者组织可以先从组织有特长大学生给当地的青少年宫提供志愿服务开始。”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因为各地的青少年宫是中小学生课外教育阵地,也都在给当地青少年提供类似的辅导,通过艺术特长生的志愿服务,可以降低青少年的学习费用,直至扩大青少年享受艺术教育服务的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地方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都有这样公益性质的课外辅导。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张艳介绍,以重庆市青少年宫为例,今年暑假开设了书法班、舞蹈班、语言艺术班等专业课,其中拿出20%的免费名额,主要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在消息公布后的半天时间里,名额就被全部报满。“可见,有这样需求的家庭还是很多的。”在重庆,全日制本、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共有57所,注册志愿者达212万,张艳有信心通过号召和动员,会有大学生愿意加入到这样的公益活动中来,因为“愿意奉献爱心的大学生是主流”。

 


—— 信息源自: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