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股市火爆影响高招 上海财大文科分数线竟超复旦

--------------------------------------------------------------------------------
点击次数:3699  发布时间:2007-7-23 16:38:19

 

一个班20多人报考金融专业 高考分数线水涨船高

今年夏天,上海最大也是最出人意料的高考新闻就是复旦大学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而上海财经大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位居上海市各高校之首,上海财大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7分,超过复旦大学32分。

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今年火爆的股市给财经院校添了一把火,导致金融及财经类专业成为报考热门。

事实上,在今年5月上海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财经类专业成为报考热门就已初显端倪,沪上一所名牌中学对学生填的高考志愿草表做了统计,考生志愿填报集中在经济、金融、财务等专业,该校副校长表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等财经类专业一直以来就是志愿填报的大热门,而今年则更受关注。

而上海另一所中学的高三年级有10个班,一共484名学生。在200多名填报了“一本”志愿的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填报的都是金融投资类专业。为此,学校还特意再次召开年级家长会,要求考生和家长保持冷静。

据东方卫视报道,在上海格致中学,今年一个班就有20人报考上海财大的金融专业。

据悉,今年上海财大理科计划招生数625人,上线人数达到1569人,文科计划招生为210人,上线人数有426人。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录取分数更高,一般要比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二三十分,比如今年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专业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就比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30分。

据悉,今年上海其他一些高校的金融专业也备受追捧。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招生办今年开通了4部热线电话接受咨询,该学院招生办主任唐芸表示,来咨询的家长和考生最感兴趣的是金融、银行、财务管理等经济类专业,其中金融分析、金融银行、金融工程等偏投资的专业很吃香。

股市飞涨让家长头脑发热 却不知未来投资市场什么样

上海考生小林今年就报考了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可惜差了几分没被录取,父母都很沮丧,“他们就想让我到证券公司、银行这些地方工作,说那里赚钱多,而且今年股市这么火,非得让我报这个专业。”

高薪、稳定、需求多,是很多考生家长对金融类专业今后就业去向的“刻板印象”,而一些人力资源公司、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更让家长们头脑发热。

智联招聘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翰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布的一份薪资调查报告显示,在销售、法律、制造、电信等9个行业中,金融业仍是年收入最高的“金领行业”。报告指出,以上海为例,工作年限在5~10年的部门经理,银行业的年薪在50万元左右。全球著名管理资讯公司华信惠悦的一份数据则显示,银行业去年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总体加薪幅度均超过了9%。

但家长们却忽略了一点,自己的孩子在四年后才会就业,四年后整个行业的情况以及就业形势如何,没有一家专业机构能够预测。而被忽视的另外一点是,高薪、需求多,是针对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金融专业人才,而刚刚从学校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并不容易。

一位资深证券人士就表示,人们只看到股市现在如何飞涨,基金多么赚钱,“但谁也不知道三四年后中国投资市场是什么样,因此考生和家长必须有‘远虑’。”

而多位证券业内人士也表示,从事证券投资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不是只学了四年证券投资专业的大学生就能具备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实用’。”“证券市场缺的不是普通的学了四年后毕业的大学生,更需要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一窝蜂地报考,只会给未来的就业制造障碍。”

前程无忧发布的《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也显示,金融证券行业历年来很少招聘大学毕业生,目前该行业亟缺业务人员和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前者要求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社会阅历,企业多从社会公开招聘;后者要求英语娴熟,同时具有信息化和金融知识,并了解行业的国际规则。

实际上,2001年前后,也是全民炒股、学生追捧金融专业的高潮;然而,随着股市在2001年6月见底,一些当年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竟然也要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

行业兴衰左右高考志愿选择 遵循市场导向也有风险

其实不仅是金融类专业,十几年来,经济发展、行业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向。可经济发展是有波动的,各个行业也是起起伏伏,完全遵循当前的市场导向报志愿,有可能在四年后因为整个行业陷入低谷而面临无业可就的局面。

现在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做公关工作的童小姐当年的高考成绩曾经在山东省排在文科前50位之内,不过她并没有选择北大、清华,而是考入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1995年前后,国际贸易专业是最热的,各个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分数线都很高,我们专业的分数线比北大、清华的不少专业分数线都要高。”不过,童小姐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外贸类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她毕业时整个国际贸易行业并不景气,后来她考入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新闻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了4年。

而在上海一个研究所工作的刘先生当年读的是东北一所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那个时候好像很多大学都有经济管理专业,我们听到的信息大多也是中国亟需经济管理人才,等到毕业时才明白:哪有单位会要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搞管理呢?”后来,刘先生考进了上海社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了一家经济研究所工作。

专家指出,上世纪90年代社会舆论甚至许多高校的领导都宣称伴随着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国的经济管理人才将会供不应求,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一夜之间开设了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然而,事实证明,很多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这从小的角度讲是对一个家庭和个人的不负责任,从大的角度讲,是对国家的未来不负责任,我们因此而损失了多少智力资源,这是无法计算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日前公布的200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重复设置较多的本科专业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都名列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达25个,金融学专业目前有21个。

上海市延安中学校长李汉云说,前几年,会计很热门,考生一拥而上,导致这类专业人才过多,就业不易。今年填报高考志愿前,学校就事先给家长打预防针,劝家长们理智对待专业选择,选择具有持续发展力的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表示,专业选择要有长远的规划,不能随意摇摆。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热门带动相关专业报考热,但并非适合所有人,一窝蜂地填报很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周凯)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