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实录:教育部2007年第6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
点击次数:5499  发布时间:2007-6-26 15:51:24

   6月25日下午15:00,教育部2007年第6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广东省人民政府迎宾厅举行,介绍教育部科技部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情况暨即将召开的“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2007)”的有关情况。以下为文字实录:

 

新闻发布会会场。中国教育报 鲍效农 摄

    [王旭明]:新闻界的朋友们,收看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和中国网、人民网直播的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并关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他们来自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网等等,对于他们从北京赶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我们表示特别感谢。当然还要感谢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媒体朋友们,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用亲切一点儿的话来说,感谢各位来捧场。

  今天还要特别向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观众朋友表示一下歉意,因为每个月的25日下午三点,我们将都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场直播我们教育部的例行发布会,这次由于多方面原因不能进行现场直播,但是我们将在26日下午三点录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请观众观看。(2007-06-25 14:47:30)

  [王旭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是介绍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同时也是教育部6月的例行发布会,借用一句话无巧不成书,我们叫做无巧不成新闻吧。其实,将教育工作的一些重要会议、重要政策以及重要活动、重要事件融入到新闻发布会当中,丰富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这是例行新闻发布会十分重要的内容。

  自从2006年1月25日教育部召开第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以来,至今一年半了,每个月25日我们准时在北京和大家见面,将教育部出台的重要政策、重要新闻以及大家关心的问题和大家做充分交流。这一举措对于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06-25 14:52:55)

  [王旭明]:大家可能还要问这一次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为什么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呢?这要从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说起,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关于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这个会议将于后天上午在广州市举行。在这个会议召开之前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足见这个会议对于教育部、科技部,对于广东省有多么重要。(2007-06-25 14:55:16)

  [王旭明]:一年前我来广东参加过教育部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教育部和广东省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随后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以“两部一省”的名义实施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组织部属高校支持广东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广东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上次的会议上及会议之后,很多记者都提出了问题,说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一个很好的框架,就看能不能执行,贯彻落实的怎么样,能不能见效果呢?当时我说过,一段时间以后,等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了一段之后我们再来广东看看工作进行得怎么样。(2007-06-25 14:56:26)

  [王旭明]:我们即将召开的会议,就是要总结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经验,总结一年多的工作成果。将新闻发布会开在新闻发生地,让新闻媒体广泛接触新闻当事人,将新闻发布会与教育的工作会议,以及采访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线。这是我们推进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新追求,也是教育部例行发布会一年半之际我们给大家献上的一份礼物。

  话说回来,关于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以及两部一省推动产学研工作结合有什么新进展,首先请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宋海先生介绍情况。 (2007-06-25 15:03:35)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介绍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 鲍效农 摄

  [宋海]: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为全面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于今年6月27-2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联合召开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并同期举办广东省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以及这次工作会议的有关情况。

  [宋海]:一、省部产学研结合进展情况

  当今世界,科学创新能力决定竞争力,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以来,产学研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时代内涵更为丰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决定了产学研技术创新的重要地位。

  一年多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07-06-25 15:25:23)

  [宋海]:一是建立了“五个”保障体系。

  第一,出台了省部产学研结合扶持政策,建立了政策支持体系。2006年8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随后又陆续制定出台了省部合作的资金、项目和基地管理等政策文件。全省17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专门提出了促进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市纷纷将省部产学研结合作为自主创新政策的重点内容。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部属高校根据省部合作协议精神,都制定和完善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文件。(2007-06-25 15:25:56)

  [宋海]:第二,成立省部产学研结合专门机构,建立了组织协调体系。2006年4月27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在广州正式成立,黄华华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和我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省内多个市(区)政府都专门成立了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立了校领导牵头的省部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2007-06-25 15:26:15)

  [宋海]:第三,设立了产学研结合省部专项资金,建立了投入体系。2006年,广东省政府投入1亿元,设立了省部合作财政专项 资金,今年增加到2亿元。从2008年至2010年,每年省部合作财政专项资金不少于2亿元。广东部分市、县(区)相应建立了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目前,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投入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3287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7.6亿元,企业投资 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40.7%和41%。(2007-06-25 15:26:33)

  [宋海]:第四,设立了产学研结合省部专项资金,建立了投入体系。建立了省部产学研结合信息服务体系。省部产学研办及时开通了省部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站(http://cxy.gdstc.gov.cn),相关单位可以积极利用网站平台进行产学研结合方面的信息交流,促进省部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省部产学研办还专门编印了多期《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工作动态》,并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支持下,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开辟了省部合作专栏,促进了高校、地方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2007-06-25 15:26:58)

  [宋海]:第五,形成了部属高校与广东全面对接机制。

  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机构成立后,迅速形成了广东地市、企业与部属高校的高层次对接协商机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等30多家部属高校到省部产学研办和各地市洽谈全面合作事宜。同时,多次举办大型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和成果发布会,搭建了广东企业与高校对接合作平台。一年来,参会高校累计发布科技成果3000多项,促成省外高校与广东企业成功对接的产学研结合重大项目超过500项。另外,我们邀请有关高校领导、教授和企业代表一起在广东举行了10多场高规格的战略研讨会、工作座谈会和业务工作会,进一步密切部属高校与广东产业界的联系。(2007-06-25 15:27:36)

  [宋海]:二是组织实施了一批省部产学研结合重大项目。

  省部产学研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根据广东产业需求和高校创新能力优势,主动组织广东企业、专业镇与部属高校联合申报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2006年省部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选择了70个项目共155个课题进行支持。从选择立项的项目来看,共有58所大学参与承担项目,其中省外高校46所,省内高校12所,这些学校分布在全国17个省和直辖市。(2007-06-25 15:27:52)

  [宋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和广东的中兴、TCL、美的、格力、广钢和迪森热能等知名企业共同实施了一批对广东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省外高校参与的项目数占66%,省内高校参与的项目数占34%。2007年,组织申报的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数量和质量都比2006年有明显提高,部属高校和广东企业联合申报722个项目,共有76所高校参与,广东参与企业近800家。(2007-06-25 15:28:05)

  [宋海]:三是省部产学研合作初步取得三大成效。

  成效一,引导部属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一年多来,部属高校与广东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建立了20多家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提高了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例如,东莞市分别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和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两个研究院的总投资均达到2.4亿元。(2007-06-25 15:28:20)

  [宋海]:北京科技大学在广州和佛山先后合作建立了“北京—香港科大联合研究中心”、“广钢集团-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和“北京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江门市与天津大学等合作成立“广东广天机电工业研究开发中心”,计划投资1.8亿。汕头市与江南大学共建“江南大学汕头轻工技术研究院”和“江南大学汕头轻工技术博士工作站”。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的建设,有效地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进入广东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改造升级,有力地提高了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07-06-25 15:28:35)

  [宋海]:成效二,推动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广东产业竞争力。2006年组织实施的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预期可实现产值100多亿元,新增利税20多亿元,可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50多项。例如,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基于国标的数字电视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将加快清华大学拥有30多项专利的紫荆神网、国标激励器和MP5等重大成果产业化,预计未来三年销售额可以达到8亿元以上,并将推动地面电视运营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带动广东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发展。(2007-06-25 15:28:55)

  [宋海]:又如:广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成功开发了珠钢CSP工艺生产集装箱板成套技术,填补了CSP生产线不能生产集装箱板的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专利,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国外进口的状况。集装箱板的开发成功为广东省的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集团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广东省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基地,促进了广东省的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重点产业和行业发展,做大产品群,拉长产业链,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省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2007-06-25 15:29:10)

  [宋海]:目前,广钢集团已跃居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板生产企业,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近1/2,占全世界市场份额近的1/3,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集装箱板的开发成功及产业化共为企业创造了8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再如: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在研发大功率不间断电源时,遇到了技术门槛,该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电源研究院”,共同研究和开发功率更大的不间断电源,并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不间断电源的单台功率从120KVA提高到320KVA,通过并联创造了国产大功率不间断电源功率达到1500KVA的奇迹,近5年来,该公司依靠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作为主导产品,销售业绩每年以40%以上的增幅攀升,不间断电源和蓄电池双双成为“产品质量国家免检”。(2007-06-25 15:29:22)

  [宋海]:成效三,促进了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高了部属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很多部属高校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转变了发展理念,创新了科研开发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例如,高校通过省部合作将人才(尤其是应用学科人才)培养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广东企业、工厂第一线去,提高了大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众多广东企业在部属高校设立了各种奖学金、教学金,促进了高校学生培养和就业。(2007-06-25 15:29:34)

  [宋海]:四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粤府〔2006〕88号),根据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探索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新路子,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开展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工作。(2007-06-25 15:29:51)

  [宋海]: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为主要技术依托,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将部属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广东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加速部属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广东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为全国的产学研合作与发展做出贡献。(2007-06-25 15:32:20)

  [宋海]:二、会议背景和意义

  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顺利启动和良好开局,充分证明了省部合作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符合部属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办学水平的现实要求,符合广东产业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一致同意在广州联合召开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加强总结交流,全面动员部署,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更深入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探索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新路子。(2007-06-25 15:32:37)

  [宋海]:这次会议的召开,得到了“两部一省”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部属高校、广东各市、广东企业的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专门批示:召开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十分重要,要精心准备,争取好的效果。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指出,这次会议既是总结交流会,又是动员部署会,是进一步推动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会议。(2007-06-25 15:32:53)

  [宋海]: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都十分关心省部合作和这次会议,将亲自到广东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同志专门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会议筹备方案,并作了周密部属,强调会议非常重要,要求做好会议各项筹备工作。随后,我省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筹备工作小组,积极认真、紧张有序地开展了会议的筹备工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2007-06-25 15:33:10)

  [宋海]: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第一,进一步动员推动部属高校全面加强与广东各地市、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利用部属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推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广东社会和谐发展。第二,进一步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引导部属高校更新办学理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引导广东各地和企业牢固树立依靠产学研结合和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三,创新省部产学研结合模式和机制,交流产学研合作经验,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示范。(2007-06-25 15:33:29)

  [宋海]:三、会议安排和内容

  这次会议的规格高,规模大。“两部一省”主要领导都将出席会议;全国近100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广东省属高校的书记、校长将组团带队参加会议;广东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主要领导、科技部门负责人将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广东各高新区、专业镇、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与会人员约800人。(2007-06-25 15:33:46)

  [宋海]:这次会议的时间安排在6月27-28日召开,会期共1天半。27日上午,由“两部一省”主要领导做重要讲话。27日下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属高校、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广东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发言。28日上午,举行广东省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开幕式暨产学研结合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会议主要内容包括:(2007-06-25 15:34:00)

  [宋海]:一是进行省部产学研合作经验交流和总结。近年来,尤其是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启动以来,部属高校和广东有关单位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值得相互学习和向全国推广。这次会议编印了26个市、区、专业镇,30所部属高校和17个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材料,并将安排部分单位代表发言,集中交流介绍省部产学研结合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2007-06-25 15:34:24)

  [宋海]:二是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两部一省”主要领导将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角度,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和思路,加快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我代表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作会议工作报告,回顾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提出今后工作重点和任务安排。会议还将印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广东产学研结合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文件材料。省部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系统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将在这次会议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实施。(2007-06-25 15:34:40)

  [宋海]:三是举行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签约。这次会议将集中举行项目签约仪式,落实一大批具体的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签约正式组建“数字电视产学研战略联盟”、“精密制造(禅城) 产学研战略联盟”、“汽车用高级钢板产学研战略联盟”、“乳化焦浆/油(EGC)代油节能技术产学研战略联盟”等13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4各部属高校与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汕头、云浮、汕尾等市签订23个市校全面合作项目。签订11个专业镇与高校对接合作项目,签订131项校企合作项目。(2007-06-25 15:34:43)

  [宋海]:四是举办广东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全国40多家部属高校、粤属高校、科研院所与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业镇和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展示了710余项产学研合作成果,其中206项是部属高校与广东企业合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的,产值达到90多亿元。另外,与会高校还将带来超过3500项技术成果,寻求与广东企业洽谈对接,其中有330多项重大成果在本次会上展出。(2007-06-25 15:35:00)

  [宋海]:五是组织开展产学研结合调研考察和对接活动。会后各大学书记、校长和专家教授将分头深入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地市开展产学研调查研究和考察,洽谈产学研合作事项,敲定一批新的合作项目。

  新闻界的朋友们,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离不开你们的鼎力支持和配合。我真诚希望你们高度关注和支持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加强与省部产学研办和广东省科技厅的联系,挖掘亮点热点,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为推动省部产学研合作和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积极贡献。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