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宣威高考作弊事件“40%考生作弊”无事实依据

--------------------------------------------------------------------------------
点击次数:4688  发布时间:2007-6-22 13:45:55

 

云南成立联合调查组赴宣威调查高考作弊事件

 

“40%考生作弊”无事实依据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了云南宣威今年高考作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记者从云南省教育厅了解到,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中共云南省委高校纪工委、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以及曲靖市和宣威市迅速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高二学生为何能参加高考

  记者从调查报告上看到事件发生的过程。今年4月上旬,宣威七中校长和高二、高三年级主任几人,商量让高二学生参加今年高考。他们认为,学校今年高三流失学生人数多,达不到宣威市教育局与学校签订的高考参加考试人数,而且让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参加高考也是一次“练兵”的机会。这之后,学校就从高二年级中挑选出40名学生,安排这些学生用高三流失学生的姓名和会考号,编造高二参考学生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和通讯地址等,并采集学生图像信息,最后形成高二参考学生准考证与报名表的照片一致,使监考教师无法鉴别。高二参考学生的6000元报名费,是该校高三年级主任以个人名义从学校借出交到宣威市教育局招考办的。

  6月7日上午10时许,语文考试正在进行,宣威市教育局局长接到省、市两级招考办关于宣威七中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通报后,立即责成该校校长终止通报中不具备高考资格的16名高二学生参加考试。接到通知后,该校校长心存侥幸,没有如实汇报实际参加考试的高二学生人数是40名,但立即告知高三年级主任,要求各考点教师将40名高二学生带回学校,停止考试。语文考试结束后,七中教师将学生带回学校,终止了后面的所有高考科目。

  宣威七中组织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动因一是今年高三毕业生报名数只有584人,达不到学校与教育局签订的635人的参考指标,按可浮动2%,也需达623人,若40名高二学生参考即可完成任务;二是高二学生参考既可“锻炼”学生考试经验,又可提升本校高考上线率,增强学校知名度,打造政绩工程,于是就出现未经批准让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违规事件。

  个别媒体报道严重失实

  调查组还就媒体关注的几个问题作了重点调查。今年宣威市共有11363人参加高考,设有7个考点(6个普高考点和1个“三校生”考点)。通过对宣威市所有考点调查发现,今年宣威在高考过程中,共有3个考点5名学生将手机违规带入考场,但被监考老师发现,当场对以上考生按考试违纪处罚规定进行了处理。个别媒体报道的所谓“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几乎有40%以上作弊”严重失实。

  宣威市目前尚未开通小灵通业务。从5月10日至6月10日,云南电信有限公司宣威分公司销售电信通(PHS)新手机一共250部,带机入网一共153部,合计403部。其他手机经营户也出售了部分电信通,但是大部分是旧手机,“抢购小灵通”缺乏事实依据。7个考点中有6个普高考点都安装了屏蔽设备,并在考试期间启用了屏蔽系统。

  到目前为止,除40名参加高考的高二学生外,调查组还没有查到一份假准考证,今年高考中,宣威市各考点也没有发现假准考证。就媒体报道的有考生“到医院做手术取微型耳机和‘枪手’替考”的问题,调查中没有发现问题的线索,查无实据。

  调查组认为,宣威七中擅自伪造考生信息,组织安排不具备高考资格的40名高二学生参加考试,实属违规行为。关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几乎有40%以上的人作弊”、“2000部小灵通被抢购一空”、“准考证造假”、“到医院做手术取微型耳机和‘枪手’替考”等问题,现经调查,无事实依据。

  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调查组建议,责令曲靖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一次考风考纪整顿,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总结,抓好整改,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责令曲靖市依据有关法规对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对宣威七中校长和高二、高三年级主任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对另两名参与人员作出严肃的行政处分。上述人员如有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具有领导和管理责任的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调查组对不具备参加高考资格的40名高二学生参加考试的处理意见是:一方面要由学校对其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保证这些学生明年能正常参加高考。

  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作出决定,要求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吸取深刻教训,切实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加强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本报记者 杨云慧)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