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介绍我国著名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

--------------------------------------------------------------------------------
点击次数:26122  发布时间:2007-6-9 13:57:49

 
  陈鹤琴、中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是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后赴美留学,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教授。1923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儿园,兼任园长,亲自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1979年又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为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儿童教育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

一、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
 陈鹤琴重视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按照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去教养儿童。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只有把握其特点,把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养好、教好。他总结出儿童心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好动、好游戏、好奇、好模仿、喜欢野外活动、喜欢成功、喜欢别人称赞等。他认为好动心是发展儿童“很要紧的利器”,因此要对其尊重,给他充分的机会,适当的刺激,使其多与万物相接触。儿童的好奇心,好模仿等特性也必须受到良好的教育与保护。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活泼本能去发展儿童的个性,为将来成为良好的社会一员打下基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为中国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陈鹤琴推崇“活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做世界人;要儿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活教育的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去学习。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活教育的方法是“做中做,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活教育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二、陈鹤琴幼儿园课程思想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为改变当时国内幼儿园课程脱离中国实际、一味盲从泊来的情况,掀起了一次以幼儿园课程为突破口的学前教育改革,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创立了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幼教理论和实践体系,对我国幼儿教育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他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包括:
1、以全面发展为课程目的
当时幼儿园没有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陈鹤琴认为课程第一重要的就是目的,幼儿园课程应有四大目的:
(1)、做怎样的人?做人要有合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精神。
(2)、应该有怎样的身体?即强调幼儿要有很强健的体格,训练幼儿养成各种达到强健体格的习惯。陈鹤琴认为习惯大都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儿时期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几种基本的人生运动技能。
(3)、应该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 应着重培养幼儿研究的态度,激发幼儿探究事物奥秘的兴趣;掌握充分的知识,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指导幼儿掌握各种知识,丰富其经验;获得表意的能力,逐渐培养幼儿使用简单的语言、叙述简单的故事、画简单的图画、做简单的手工、创作简单的音乐、动作等来表达自己所感。
(4)、怎样培养情绪? 学会欣赏,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使幼儿体验快乐情感。教师应着重进行人格感化,在教导方法上要符合儿童的需要,避免学习产生厌恶感;教师要带幼儿接触万物,来消除幼儿的恐惧情绪。
2、生活为课程内容
陈鹤琴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实际生活与经验里来。课程内容应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丰富的玩具用品。我们知道,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儿童所熟悉时,儿童将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积极主动地运用其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去寻求对自己所熟悉的世界的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活动必将对幼儿具有更为深刻的价值和趣味。所以,源自生活的课程内容能够尊重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动机,是建立在儿童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真正体现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早年陈鹤琴参与起草了幼儿园课程暂行标准,该标准自始至终都贯彻了生活课程的思想,该标准不仅将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列为课程内容,而且将儿童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静息”和“餐点”也纳入课程内容。我们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无不充满着丰富的教育,幼儿的每一个生活片段都可以挖掘、发展成丰富的教育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内容而存在。实际上,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但这不意味着幼儿的所有的生活经验都可纳入课程,在幼儿园还有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幼儿园课程内容要适应儿童就必须随儿童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3、课程结构相互联系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 ①儿童健康;②儿童社会;③儿童科学;④儿童艺术;⑤儿童语文。一切儿童活动要在儿童的生活上、智力上、身体上互相联系、连续发展,要注意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发展,但是又不脱离社会实际。这五种教育活动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的。每个教育活动单元,由若干活动主题组成,各种教育活动围绕着单元中的活动主题进行。这样,在同一教育目标下,各个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单元联系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分科教学只照顾到一门学科的系统性,不能达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不能照顾到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它只能适应大学生特点。通常在中小学里,课程是分割的,独立的,不相联系,而幼儿园里面则不然,课程是整体的,连贯的。应当把幼儿园的课程整合起来,成为有系统的。但是这种有系统的东西,应当以什么为中心呢?这当然要根据儿童的环境。儿童的环境一种是自然的环境;一种是社会的环境。这两种环境都是与儿童天天要接触的,所以我们应当利用这两种环境作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源于中国现实情况,他教育思想中“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生活;要做中学;不盲从泊来等”对现今的幼儿园教育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信息源自:转载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