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研过来人:是放松的心态帮助了我

--------------------------------------------------------------------------------
点击次数:7300  发布时间:2007-6-8 14:05:31

 “是放松的心态帮助了我!”

  程宇自己也承认,去年是属于他的年份。顶着旁人“不要脚踏两条船”的劝诫,他边找工作边考研,得到的结果是——工作先找到了,考研也成功了,还是公费!“可能有点运气的成分吧,就跟《疯狂的石头》里面说的一样,雷劈死我八次也碰不到这么好的结果。”

  得知自己考研成功时,他正在东南部的一个小报社中实习。他曾抱怨自己生不逢时,研究生教育在2年前由3年改为弹性的2年,结果去年的就业形势倒成了大考中常见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3年级和2年级这两届研究生挤到了一起,再加上浩浩荡荡的本科生大军,“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中国人真多”。大家常说很多用人单位喜欢本科生,因为本科生更有活力,但在去年的若干招聘会上,程宇却体会到这句话简直就是“谣言,绝对的谣言”,“谁都想找份好工作,可是那些好单位的门槛定得非常高,动不动就是硕士以上学历,在里面走一圈连自己都鄙视自己。”

  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发展奠定一个更好的起点,2005年9月底,程宇下定决心考研。“当时想考研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用心走好,哪怕它只是一条后路。”和其他同学相比,程宇在考研的起跑线上晚了至少3个月,更不用说那些从年初就进入考研复习的同学了。

  “压力,只有压力。”一年后,已经是公费研究生的程宇回想起考研的日子,能想到的只有压力二字,“我找工作到处碰壁,有的单位只要本省的学生,我在外面软磨硬泡也进不了会场。想想考研,自己至少晚准备了3个月,当时觉得自己什么希望都没有。”

  路是自己选择的,自然要好好走下去。程宇买了词汇书、真题、政治红宝书,又搜集了一大摞专业方向的论文,租了间小屋,开始潜心复习。当时,已经是10月份了。

  如果按照大家常用的方法复习3个轮次,时间肯定不够,于是,程宇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表,并严格遵守:每天早上花15分钟打理自己,包括认真刷牙、一丝不苟地洗脸、剃须、吃早餐,随后上午先背2个小时的单词,然后看政治,下午做一份英语真题和政治真题,之后去健身房锻炼1个小时,晚上看专业书和论文,临睡前再用半个小时复习当天看过的单词。“时间不够就只有提高效率,我必须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能让人事半功倍,所以我很认真地修饰自己和健身。另外,我每次复习任何一门课都没有超过3个小时,这也是为了保证精神上的松弛,避免疲惫。”

  也许是有了“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程宇复习的效率出奇的高,1个月以后,“每本书都扎实地过了1遍,心里大概有了个谱”。随后,他就一个劲翻来覆去地做真题,同时查漏补缺,专业课的复习也加快了进度。除了规定的参考书目,他不断地从网上下载专业方向的论文,“考试其实就是学生和阅卷老师之间的交流,学院列出的专业书目只是让考生在答题时知道出题人在问什么,但阅卷老师评分不会看谁书背得好,而是看谁更有想法,并能自圆其说。所以,我看了很多论文,就是想扩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想想,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参考书目因为出版的年岁已久,很多新的东西都没有囊括进去,(考生)看近年的论文就更有必要了。”

  正当他有条不紊地复习的时候,东南部的一家报社来学校招聘了。“我还是很想去工作的,看到那个报社一下子招十几个人,感觉机会很大,就去了”。到了会场,直接就是报社领导的面试,面试时领导当场拍板:“欢迎你来我们报社。”

  找到了工作,程宇感觉像吃了颗定心丸,“自己有着落了,复习起来就更为轻松”。每天重复着真题、论文、热点评论——单调的生活也“丝毫不觉得枯燥”。就这样,到距离考试仅1个月时,2本真题已经被程宇反反复复研究了近20遍。效果自然是显著的,英语真题上的每个单词都像老朋友那样熟悉,政治真题中的答题套路也了然于心。

  最后1个月的复习,用程宇的话说就是“想的比看的多,看的比动笔的多,动笔划的箭头比写的字多。”他把此前看过的所有的资料按照专题分类,在纸上划出每一个问题的推理逻辑线,然后再勾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把书读薄!”程宇说。书确实被他读薄了,他搜集到的厚厚的一摞专业论文被浓缩成了十几张纸,上面按照主题勾勒出了观点、结论的逻辑线。“我觉得最后1个月是备战考研最关键的1个月,无论你此前做了多少工作,看了多少资料,最后1个月就要耗尽你所有的才华,需要把你长这么大的所感所悟全部释放出来。反正,我的才华是在最后1个月被耗完了。”

  “成竹在胸”,程宇这么评价自己走上考场时的心情。“因为根本就没有压力,我相信自己做的一切,走出考场时我也这么认为。”

  考研结束后大部分同学都回家休整,程宇却去了东南部的那家报社实习,“当时想,如果实习感觉不错就留在那儿工作了”。谁知事情并不尽如人意,那边的媒体环境并不是很好,“工作做得很辛苦,每天都在采访与被拒绝采访中度过,没有什么乐趣。”

  2006年2月底,当他拖着一身疲惫回到报社时,得知可以查询考研成绩了,“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不过这种忐忑很快就没有了——390分,“我不知道中了彩票会是怎样的心情,但我当时比中了彩票还要兴奋。”

  复试很顺利,程宇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公费。

  “考这么好,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不过,应该是放松的心态帮助了我。”


 


—— 信息源自:转载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