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三字经》培养不出现代公民

--------------------------------------------------------------------------------
点击次数:5703  发布时间:2007-5-29 10:40:39

     日前,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宁波的徐福东渡传说和《三字经》入选,使得《三字经》再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一批来自北京、浙江各地的专家和宁波本地学者,在参加宁波有关方面主办的“王应麟与《三字经》学术研讨会”时发出呼吁:让《三字经》尽快走进中小学校园(5月28日《现代金报》)。

  必须肯定,让中小学生重读《三字经》,是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的。放眼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都无法完全抛弃传统,只有实现传统文化、精神、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协调,才能平稳地完成现代化。《三字经》作为古代的“蒙书”,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琅琅上口的韵文形式而影响深远,是一份我们应该继承的文化遗产。

    但在肯定这一点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三字经》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中包含有不少封建性的糟粕,已经不适合再让儿童学习。如“三纲者,君臣义”,就是主张对君权、父权、夫权要盲目地服从,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存在的空间,即便是其中较有积极意义的劝学部分,也无非是在宣扬“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把个人的飞黄腾达当成学习的惟一目的,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毒害性,像孔乙己、范进这样的文学形象便是受毒害的典型。

  但《三字经》的最大问题,还是只强调人的道德义务,对权利根本就付之阙如。而我们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的现代公民,和传统“臣民”、“子民”最大的区别却恰恰就在于,现代公民不仅应该是一个义务的主体,更应该是一个权利的主体。所以在我看来,在《三字经》被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清理之前,是不适宜进校园的。为今之计,当前最急需进校园的,不是《三字经》,而是一册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公民权利读本。

  公民权利读本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如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宽容、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公民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等;公民知识,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技能,包括与人沟通、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能力等等。

  没有现代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现代国家和现代公民的关系,诚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说的那样:“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基本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所谓现代化,说到底,还是人的现代化。

  古老的希腊德尔斐神庙上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现阶段“认识你自己”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每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这是一件真正需要“从娃娃抓起”的事情。《三字经》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而一本好的公民权利读本,却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 信息源自: 国际在线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