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玉文 刘琴)湖北省从制度建设入手,努力构建职业教育扶贫助学的长效机制,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截至目前,全省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近1亿元,使10万名职业院校贫困生得到资助。
一是政府直接资助。2005年,省财政调剂1100万元实施“万名贫困初中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行动计划”,其中9000名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学年补贴1000元,1000名特困生每人每学年补贴2000元。二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湖北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方式减轻贫困家庭子女的经济负担。三是贷款上学,就业还贷。学生与银行签订合同,申请助学贷款,政府负责担保和贴息,学生就业后逐步还清贷款。四是学校资助。全省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制度。五是订单培养、企业资助。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毕业生安置合同,按照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培养,企业承担学生的部分学费,并实行“先上学,后缴费”,允许学生以实习补贴或工作收入补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