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华时评:小升初考验义务教育改革诚意和决心

--------------------------------------------------------------------------------
点击次数:3573  发布时间:2007-5-17 16:52:19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鹿永建)各地小学升初中正处关键期,很多家长又在为择校大伤脑筋,心情像天气一样越来越烦热。不久的将来,家长们能不能在“小升初”时心平气和地让孩子就近入学,根本在于对均衡教育资源起关键作用的地方政府和决策官员能不能拿出诚意和足够的决心推进义务教育改革。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失衡是普遍现象,且有越来越不均衡之忧。以各种名义存在的重点中学、小学越办越大,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信心和希望备受打击。家长们削尖脑袋、想尽办法把孩子往所谓的名校、名班挤,合乎人的好胜心态,不择校才是怪事。想通过不允许考试、不让用证书作录取标准等遏制择校,有“皇帝的新衣”和自欺欺人之嫌。

    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的根本办法。实现教育资源基本均衡化,阻力当然不是来自广大学生和家长,而是来自于择校热中的既得利益者:名校、证书培训机构及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管理部门一些人。他们不会支持均衡教育资源,反而可能与教育公平私下唱对台戏,比如强调困难,拖延时间,或诱使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些不切实际、执行不下去的政策。原因很简单: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很大程度是他们手中的资源、特殊社会地位的支撑,甚至是寻租的资本。呼和浩特市一个实验小学的校长姚桂香,任校长3年竟然敛财160多万元。这样的教育工作者,自然比广大家长更热衷于择校。

    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教育资源贫乏、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时代的产物。现在的情况已大不一样了,可用于实现教育公平的资源相对丰富了许多,关键看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是否能把教育公平的理念放在首位,是否能顶得住近在身边的名校校长及其利益共同体无处不在的压力和利益渗透。这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

    教育资源均衡化考验政府的决心和恒心,并体现在政策的力度和连续性上。近10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坚持推行教育均衡,大力扶持薄弱学校,择校歪风逐渐消除。北京市教育部门今年决定实施区域内名校校长和优秀教师的轮岗制,是积极的;但在教育资源格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要遏制愈演愈烈的择校风,还应把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向薄弱学校。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