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8686 发布时间:2007-5-16 17:04:09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教”轻“学”、重“结构”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更新和改进。就此,笔者想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理解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要做到三个字“趣、实、活”。 课要上得有趣。学生在教学一开始就有了兴致,才能有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 课要上得“实实在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点落到实处,这样学生才有探索创新的基础。 课要上得“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也要活。如计算教学,一些偏、难、繁的计算既费时间,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态,我就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对有些计算,如“578-398”,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学生们想了各种方法:“579-400+2”,“580-400”,“600-400-20”,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趣、实、活”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用新视野梳理已学知识,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学生先尝试判断199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学生有的看年历,有的尝试找规律,都去试图寻找答案。有的学生通过年历发现闰年的年份都是4的倍数,而1998年不是4的倍数,从而判断是平年。这节课给学生探索、验证提供了空间,学生对“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这一知识进行了再创造。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乐学”。强化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特别要注意: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字上下功夫。要树立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善于引导,使学生能自觉进行探究学习。 让学生动起来。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之处一定要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要坚持不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给每个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