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专家指导高考文科复习:关注时政热点

--------------------------------------------------------------------------------
点击次数:4605  发布时间:2007-5-16 14:46:37

 

   在高考所有的科目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是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训练,有效提高考生的个人成绩的。但是,短期的强化训练并不等于死记硬背,也不能脱离课本搞“题海战术”,将希望寄托在猜题或押题上。海南侨中和海口一中的学科备课组长认为,近年文科高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运用基本的原理或基础知识对当前的时政热点进行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最后阶段的复习必须强化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融汇贯通,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时政热点问题的能力。

 
  政治:关注四套试题,把握高考方向

  海南侨中高三政治备课组长李宝元老师对今年高考政治学科的命题趋势及走向进行了分析。他认为,2007年高考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一定会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题型可能比往年的文科综合的题型更加新颖,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放性可能更强,甚至体现新课程的探究性特点。而且本学科由国家考试中心专门为我省单独命题,应尽量适合海南考生的实际,难度上比往年会有所下降,会更加强调学科基础,重点考察主干知识,也有可能选择海南素材,突出海南特色。因此,考生在最后阶段的备考策略是: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掌握考试特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李宝元强调,考生特别要关注省调研测试题和省三套模拟题,这四套题在试卷结构、题型设计、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代表了今年高考的方向。

  李宝元称,本届学生是高中新课改的首届毕业生,他们在中考时本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高中的基础会考又实行反向考试(即理考文、文考理),多数学生忽略了高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缺乏应试的技能和技巧。反映到考试中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不准确;知识体系不完整,会得不多的知识也显得很零散;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答题找不到切入点,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不能很好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在考试中很难得高分。

  李宝元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必须强化基础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训练,掌握重点知识,加强理解基础记忆,同时,加强知识的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尽量做到有点到线、由线到面,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热点上,要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长效热点(如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宏观调控、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身边的实际,关注海南。在答题技巧上,要特别注意试题和试卷的规定与要求,切忌受思维定势与固有模式的误导,历年高考中均有不少学生在此方面吃亏。

  海口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长韩艺老师则提醒,今年高考增加了辨析题,考生答题时要把最重要、最能说明的观点放在突出位置,吸引评卷老师眼球。选择题的陷阱较多,不仔细辨别容易误选;主观题答题要判断理论要求范围,因为审题是否准确决定得分高低,答题观点要全,思维要严谨,使用语言必须规范,不要使用口头语回答。

  地理:对照地图复习,关注乡土地理

  地理是文科考生普遍感觉较难的一门科目,海南侨中高三地理备课组长罗丹文老师认为,最后阶段的复习,考生不能离开地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离开地图复习容易造成空间定位不准。此外,考生的复习重点还要特别关注海南乡土地理及地理特征,关注海南生态省建设、一省两地建设、新兴工业省建设、高效热带农业生态建设等区域化热点问题,尝试用地理学科的语言去解答。

  罗丹文分析,今年高考的整体难度比往年可能有所下降,但选择题的比重加大,考生在冲刺阶段的复习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对必修主干知识要吃透,不要脱离老师的指导盲目做题。空间定位一直是文科考生的弱项,而高考对地理学科的考察就是让考生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解决相应的历史问题或时政热点问题。因此,考生每天要养成浏览地图的习惯,该背的区域图必须要记熟,只有准确把握住题型的空间定位,才能准确答题。

  针对考生在考试中经常出错丢分的问题,罗丹文认为,目前考生出错丢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知识储备不足,而是审题不清。有的考生还没有看完全题就先入为主,往往答非所问;有的考生基本概念不清,如某种现象是自然原因产生的,却答成社会经济原因;有的考生审材料、审题干、审图时一味贪图速度,只粗略看到表面的显性信息,忽略了隐性信息,对一拖二、一拖三的题目要么只回答一个问题,要么前面出错导致后面连带出错。对此,罗丹文告诫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在考生对高三第二学期所有考试的差错题过一遍,加深记忆。

  在热点复习方面,罗丹文建议考生关注近年区域化时事政治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国土整治、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国周边地区经济往来的国家的地理特征及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自然灾害防治等,培养自己运用学科的知识去解析、关注时政热点的能力。

  在应试技巧方面,罗丹文建议考生要注重审题,要把答题要求跟教材挂靠起来,要把主干知识和最原始的知识挂靠起来,答题要突出关键词,要准确把空间定位落到具体的地点,准确判断问题需要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的知识进行作答。

  历史:分析时政热点  重视周年纪念日

  以史为鉴,注重对考生结合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对当前时政热点进行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考察,是近年历史学科高考的特点。海南侨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周世慧老师认为,今年高考历史科目从往年的文综分离出来,增加了图片材料题,出题的角度也偏重于用历史的角度去命题立意,但不管高考的题型如何新颖,最终还是要回归课本,因此,考生对历史学科的复习要以不变应万变,抓好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梳理,注重老师平时习题和考试的错题分析,完全有可能在高考时比平常提高10分左右。

  李世慧强调,冲刺阶段历史的复习,关键要注重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专题的形式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相互间的联系,系统贯通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强能力的训练,学会知识的融汇贯通;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关键在于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适应高考,并针对个人的弱点强化基础训练,在记忆力方面下功夫,不要过于追求难题,影响自己的自信心。

  对于热点问题的复习,李世慧建议考生多重视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日”,如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等,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时政热点。

  李世慧告诫考生要克服几个在考试中常犯的非智力性丢分的不良习惯:一是规范用笔,今年高考规定使用黑色墨水笔答题,考生如用蓝色或其他颜色笔答题,电脑无法识别,成绩将无效;二是规范答题,有的考生在平时的考试中大规模涂改,有的不在规定的范围内答题,而是答在别处再用箭头蹿上蹿下,因为今年是电脑评卷,不在规定范围内答题将不得分;三是注意审题,每年高考考生因为审题不清丢分的很多;四是答题要精炼、准确,只要把考点答出来即可,并不是答得越多得分越高。


 

 


—— 信息源自:海口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