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对师范生免费教育不应急于"义务捆绑"

--------------------------------------------------------------------------------
点击次数:3734  发布时间:2007-5-16 14:31:08

 

    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办法日前出台,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如果违约,应退还按规定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见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可以说,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次无数人期待已久的回归,现在,随着教育部这个政策的出台,一切似乎尘埃落定。
 
 
 
只不过,现在拭去面纱,我相信,这样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在许多人心中顿时黯然失色,不再是想象中那般美好。原因很简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享受免费教育,那些师范生必须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相关的“义务捆绑”。

  不可否认,教育部之所以给免费师范生设定诸多的“义务”,是有着良好的制度善意的。比如,规定免费师范生必须任教10年以上,不能报考研究生,为的就是让免费师范毕业生能够长期从教,从而稳定教育队伍;让到城镇工作的先到农村去,也可以看作是为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问题是,诸如此类的对免费师范生的“义务捆绑”,已经打上了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一方面,这样的制度很可能因为缺乏激励,很容易使这项政策失去吸引力,造成更多的学生不愿意进入师范大学的校门;另一方面,这样的“义务捆绑”还容易起到逆反效应,消减免费师范生对从事教育事业的热情,进一步扩大当前教育系统中弥漫的职业倦怠现象。

  众所周知,这种免费的师范生教育,最大的受惠群体是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必须承认,他们接受这样的免费教育,并不全是出于志愿,更多的时候则是无奈。让免费师范生真正积极主动投身教育事业,必须通过相关的激励手段,让他们对从事教师一职产生内心认同与归属感。制度是作为激励而存在的,一项制度必须充分考虑 “利”与“害”之所在,而不能顾此失彼。对免费师范生进行过多的“义务捆绑”,恰恰就是在弱化这一制度的激励效应。

  特别是在现实的语境下,对免费师范生的“义务捆绑”,更值得警惕。当前教师大多缺乏相应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如果造成教师流失的水土依然存在,哪怕是免费培养再多的教师,哪怕是对教师缀加再多的“义务”,恐怕最终仍然无法保证教师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我觉得现在教育部门还是不要急吼吼地忙着给免费师范生缀加“义务”。其实,如果能够真正对相关教育体制的积弊进行纠正,做好教育资源的配置,落实好教师待遇,不要让教师从早到晚承担着“无限责任”,这一行业自然就具备了吸引力。只有在这样背景下的免费师范教育,才能获得真正的制度激励。(单士兵)


 

 


—— 信息源自:人民网-江南时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