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腾讯QQ受邀出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分享科技守护成长经验

--------------------------------------------------------------------------------
点击次数:399  发布时间:2025-9-25 17:46:15

 

2025年9月25日,“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邀请了全球多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界、业界及公益机构的嘉宾参与,共同探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议题。腾讯QQ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参加“未成年人保护微创新实践与协作对话沙龙”环节,腾讯公司社交线安全总经理于群介绍了QQ在未成年人保护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并分享了在AI时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QQ未成年人模式:为青少年提供“安全探索 - 知情可控 - 陪伴成长”社交环境

“作为拥有5.32亿月活用户的国民级社交平台,QQ一直很重视保护未成年用户的社交安全体验。”于群在沙龙上介绍说, QQ早在2020年3月就自发推出了行业内第一个给未成年人的专属模式——学习模式,这也成为后续“未成年人模式”的雏形,至今已进行了80余次迭代升级,现已形成"安全探索-知情可控-陪伴成长"的三层防护体系。

据介绍,在安全防护层面,QQ未成年人模式在搜索、加好友、群聊、空间权限、频道等场景完善保护,有效防范陌生社交风险,让未成年用户可以更安全地探索网络社交体验。

QQ也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管理权限,让家长对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更知情、可控。“基于‘动态授权+分级防护’的理念,为家长提供智能化的权限管理机制,敏感权限的开启均需二次验证。”于群举例说,家长可针对单个网页链接灵活设置禁止访问、当日有效、30天有效三种授权时效,形成可追溯的防护闭环。

此外,QQ未成年人模式还提供了AI陪伴、经典名著等正向内容,帮助未成年用户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汲取知识。

未成年风险预警:护苗助手+家庭守护圈,以技术链接多方力量参与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政府、企业、家庭和社会力量等各方合力。“为了更好联动各方参与,我们推出了QQ护苗助手、QQ家庭守护圈等功能,让技术成为连接政府监管、社会教育和企业责任的桥梁。”于群表示。

从未成年用户本身角度看,因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童星招募”、“兼职约拍”等精心包装的网络陷阱时,缺乏辨识能力。QQ护苗助手就像通过智能技术打造的“AI守护员”,在加好友、内容传播等多个环节都提供了安全提示;结合技术、漫画和案例等内容,搭建了智能知识库,可以随时查询风险、举报求助。

而从家长角度看,虽然关心孩子安全,却难以掌握数字世界的运行规则。QQ近期推出的“家庭守护圈”,则为家长与孩子搭建起一座数字桥梁——依托AI大模型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将专业防诈知识转化为通俗对话,成为家庭的“数字安全顾问”;当系统检测到风险时,在提醒当事人的同时还会同步通知守护圈内的家庭成员,实现从“单人防护”到“全家守护”的升级。通过家庭化的联动模式,让网络安全不再是冰冷的技术条款,而成为了家人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感纽带。

线上+线下科普教育:知识赋能,提高青少年识别能力

未成年人科普教育是网络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QQ通过“线上精准干预+线下沉浸教育”的双轮驱动,探索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新路径。

在线上教育方面,QQ推出了“萤火关怀卡”, 覆盖防诈骗、防网暴、防性侵、心理健康等30余个主题。例如,当用户在QQ内输入风险词汇进行搜索(如“代解防沉迷”“租号”等),QQ会弹出对应的关怀卡内容进行提醒和正向引导。而在 “企鹅成长园”中,通过引入官方背书和专业机构出品的内容资讯,提供指南和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未成年用户提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在线下教育方面,QQ携手相关单位持续走进校园和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如“QQ开学第一课”、“腾讯护苗工作站夏令营”等。通过互动问答、论坛PK、在线直播等形式,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未成年用户的风险识别与防护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于群也分享了QQ在结合AI 技术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的计划,如青少年陪伴AI智能体,有望可更精准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情绪,进行更专业的心理咨询疏导和陪伴。

“QQ希望借助技术能力,让每个孩子既能享受数字世界的精彩,又能远离它暗处的风险。这是技术应有的人文温度,也是践行腾讯‘科技向善’的理念。”于群最后总结道。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