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观察: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

--------------------------------------------------------------------------------
点击次数:101  发布时间:2025-8-26 14:41:52

 
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观察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举行,来自24个国家的教育、科技与企业界人士与会,共同探讨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分享人机共育、人机共教、人机共学的教育新实践,思考如何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人类必须具备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在致辞中指出,这种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变革浪潮已经到来,我们必须要调整教育体系,适应改变。”她说。
“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全球各国的一项“必答题”,这是与会者的一项共识。
但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86%的全球高等教育学生每天都在使用AI工具,但只有25%的教师认为,AI能够给教学带来增值或者更多的价值。
波黑民政部部长杜布拉夫卡·博什尼亚克指出,教育的目标远不止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的社交、心理等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找到办法来解决人工智能价值功能缺位的问题”。
与会人士的这种担忧表明,人工智能与教育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且充满挑战的任务。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新立看来,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深远影响,核心体现在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推动科学研究模式变革两方面。“这两方面,对每一位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技术应用能力、跨域协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伦理治理能力等。”郭新立表示,要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懂教育”,更“懂人心”的好教师。
面对各种挑战,众多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智慧教育图景的绘制中,人机协同尤为重要。
就如何推动人机协同,与会人员频频提到加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治理。其实,在人工智能技术呈指数级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已制定了多项人工智能治理的指南、框架和原则,涵盖数据、基本规则、模型管理和行业应用等方面。
“但技术的快速迭代加剧了开发者、使用者与监管者之间的理解和能力差距,导致许多地区实际上依赖于自我监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研究主管穆里尔·普瓦松指出,各国各地区应积极部署人工智能用于教育的治理机构,开展风险监测、应急响应、同行评审、问责等工作,实现以有约束力的规范,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化应用与发展。
除了监管与治理,人的主体性、自我发展,也是本次大会“人机协同”讨论中的高频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理事长阿莎·辛格·坎瓦尔提到,智慧教育的一种定义是新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介入,最新的定义更强调人的主体性。
因此,不少与会嘉宾呼吁,人机协同发展中不仅要培养教师的AI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设计“人机协作系统”的能力,如什么时候用AI,如何将AI的输出与人类的判断有机结合,如何在效率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等。(本报记者 黄璐璐)
来源:中国教育报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