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暨成果展示交流会”成功举办

--------------------------------------------------------------------------------
点击次数:9814  发布时间:2024-8-23 11:28:48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间,8月22-23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浩博国际教育、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承办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于贵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交流互鉴,赋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近170位来自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现场参与研讨交流,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绘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蓝图。

会议现场

在会议开幕式环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慧,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叠峰,柬埔寨劳工和职业培训部副国务秘书LA Vibo致辞。

于长学分享了人文中心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和见解。他指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改革全球治理、建设美好世界的紧迫需求,而多方携手、共同发力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式。他表示,人文中心愿与各方深化交流,务实合作,携手培养更多能够引领人类抵达美好明天的优秀人才,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

王慧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持续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是开启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航程必不可少的动力源。她指出,要增进教育国际交流,共同开展务实合作;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共同探索培养路径;优化人才培养保障,共同推进工作落实。贵州省愿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与东盟国家等各界同仁继续深化交流合作。

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慧

曹叠峰表示,要发挥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必须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他认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教育对外开放关系密切,要深化认识、结合实际、扩宽渠道、加强交流,共同推动相关工作更高质量开展。黑龙江省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叠峰

LA Vibol表示,柬中两国友谊深厚,两国民间交往源远流长,本次会议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有助于深化各国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他表示,近年来柬中教育合作成果丰硕,未来柬埔寨愿进一步密切与中国的交流,在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共同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柬埔寨劳工和职业培训部副国务秘书 LA Vibol

在主旨报告环节,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形势与政策、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高层次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国际教育代表曲玉轩分享了公司在推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用事实诠释了中科浩博国际教育作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域领军企业的专业素养和深厚底蕴。此外,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为题,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高层次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以《高校国际化赋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为题,伦敦大学学院教授Ian Eames以《研究导向型学习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重要性》为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应品广以《关于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为题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五个报告从国际形势演进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国际组织人员构成和人才需求、国际国内政策与机遇等不同方面,阐释了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紧迫性,并就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养、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以及高校的国际化开放办学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诸多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报告专家认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需要是国际化的,要重视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科学素养和全球胜任力培养,加强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

高层次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Ian Eames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应品广院长

高层次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国际教育代表曲玉轩

在圆桌对话环节,高层次项目专家、中国报关协会会长朱高章和高层次项目专家、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国际培训中心执行主任、特聘研究员吴玉刚担任主持人,与对话嘉宾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和“面向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两个话题进行了交流。高层次项目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原司长王之佳,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朱依谆,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校长王凤友,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刘风光,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丁爱军,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纳米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Elsie Maseke,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专家Diba Safitri,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澜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副教授张励,联合国大学澳门研究所研究员杨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代表李思逊等参加对话。

对话嘉宾结合本国情况、自身单位及工作经历,就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与关键技能,培养方式与实践经验,以及高校如何构建高效顺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输送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圆桌论坛现场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重大项目与活动处处长唐云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会议嘉宾来源广泛、代表性强,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内容丰富,交流务实深入、会议成果丰富。通过会议交流,参会各方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含义、培养意义和培养路径上取得了共识。相信在本次会议的基础上,各方可以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携手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重大项目与活动处处长唐云

在推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创新企业的贡献至关重要。以中科浩博国际教育为例,在高层次项目框架下通过整合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为学校、机构、教师、学生提供全球治理课程、PBL交叉学科课程、学科与职业发展探索课程、联合国实训、国际非政府组织实习、国际组织实习、学术科研工作坊等多项教育产品和服务;以线上、线下、引进来、走出去等多样形式开展,政校企协力共为,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中心而努力奋斗。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各方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人文交流,携手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