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少女成长教育:我以为是同意,是信任,是爱……

--------------------------------------------------------------------------------
点击次数:961  发布时间:2023-3-2 12:44:50

 

法国作家瓦内莎·斯普林格拉在《同意》这部自传体小说中,揭开了她内心最深处的伤疤,用真诚犀利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在懵懵懂懂、不知人事的年纪,被年长她36岁的知名作家G(即加布里埃尔·马茨内夫)诱奸、精神控制的往事。阅读本书的体验是煎熬的,但这个通过加工复原的个人故事,不能被单纯理解为性侵少女的案例,而应该得到更复杂、多维度的全面反思。无法面面俱到,首先从两个至关重要的角度——家庭与文学去试图了解它被冷静讲述的意义。

瓦内莎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父母早早离异。离异不是无爱的根源,在父母还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时,伴随她入睡的,只有争吵,乃至打斗声。后来瓦内莎跟着母亲住进了低矮的阁楼,身为编辑的母亲忙于工作,鲜有时间关心女儿。父亲常年缺席,而且性格乖戾,总是最后一刻爽约相隔许久才有一次的会面。生长过程中,来自母亲的关注似乎总是有条件的,而父亲,则从未给过关怀和温暖。

瓦内莎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格外早熟,她无法从和同龄人的相处中感到快乐,因此也没有多少朋友。朱利安曾是她最好的伙伴,他们也曾一起探索过身体的奥妙,以平等的方式,享受纯粹的乐趣。上中学之后,朱利安和她渐渐疏远,而先前几乎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艾莎也搬家到了很远的地方,瓦内莎写道,“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我感到的只有吞噬一切的孤独”。

书籍是瓦内莎唯一的避难所。对她来说,书籍“既是兄弟姐妹,又是同伴,更是精神导师和朋友”。只有独自耗在书堆里能让她感到稍微自在些,在书的乐园之外,她甚至有些悲观厌世。

瓦内莎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一位惯于消失、并给我的人生留下难以想象的空白的父亲。对阅读的强烈兴趣。有些早熟的性观念。还有尤其重要的,一股巨大的、渴望被人关注的需要。”

在一次聚会中,瓦内莎遇见了年届五十的G。当时G在法国文坛已经享有盛名,他温文尔雅,才思敏捷,声音听上去格外迷人,G对瓦内莎的关心、呵护,是在她过往人生中未曾感受过的温暖,加上对“作家”身份的盲目崇拜,瓦内莎很快沦陷了,她甚至把这种关注当作是命运的馈赠。

G是投进这个时年十三岁的孤独文学少女的人生中的唯一一束光。G的种种伎俩,让心存浪漫幻想的瓦内莎认为“我的存在能够成就艺术”,认为自己和G这段违背世俗伦理道德的关系是崇高而伟大的。

瓦内莎一开始没有意识到的是,G的性掠食同时也是他的写作素材。他对瓦内莎实施的精神控制隐秘而可怕,比如禁止她读某些书,因为那些书里隐藏着他的秘密。

一次意外,瓦内莎发现了,“自从我读了那些禁书,读了他的马尼拉之行和他对他的情人们的描写后,我们每个亲密的瞬间都像是蒙上了一层又黏又脏的东西,我再也无法从中感受到丝毫爱意。我感到自己十分堕落,并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

瓦内莎不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故事在G的人生中不断搬演,他们之间存在的不是一种非比寻常的、至高无上的原初激情。一切不过是G为了满足他在性和文学上的欲望,粗暴而无情地占有少女本该美好的青春,不过是一种瘾。

“那是最让人惊惧的一种噩梦。一种无法名状的残暴。”

所幸,瓦内莎最终醒悟,坚决离开了G。然而,这场噩梦并没有随着他们的分手而终结,G持续给她写信,指责她、恐吓她,让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她的错,试图继续施加精神伤害。在分手十多年后,他甚至通过发表作品的方式,继续折磨瓦内莎。G以瓦内莎作为原型出版了一本小说,之后又是一本日记,还有一本分手信合集、一卷黑色笔记本,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公共舆论平台呈现他们相处和分手的细节。

每一本书的发表,对于瓦内莎来说,都是“一场地震,在无形中动摇我全部的内心建设,又像是一把刀,插在从未愈合的伤口上,让我生活中种种自以为向前看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文学能作为赦免一切的借口吗?”

发声、书写不仅是不让过去就这么过去,不仅是通过曝光罪恶尝试与自己和解,更是占据话语权、夺回对人生的掌控权。

瓦内莎在书中提到了克洛伊·德洛姆在《我亲爱的姐妹们》中所写的——“掌握话语就是掌握了权力。”

阅读《同意》,不免让人想到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全书中最让人唏嘘的或许就是扉页上的七个字——改编自真人真事。补习班国文老师李国华,表面上是个文质彬彬的老师,背地里却是诱奸女学生的惯犯。房思琪也无法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支持、温暖和慰藉,父母在这个故事中“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小说中的房思琪只能通过说服自己这是爱,来合理化她所遭受的创伤,来释放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羞耻感和压迫感,这是她的试图自救,但我们知道,这最终是失败的。

不论是小说中的房思琪,还是现实中的林奕含,都没能逃出这梦魇。房思琪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林奕含在小说出版不久后自杀身亡——而且,恶魔依旧在人间。林奕含的文字所传达的绝望几乎令人窒息,通过情绪主导的叙事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复杂且极端真实的痛苦,一种不含一丝一毫希望的痛苦。书写的意义在于占据话语权、夺回主体性,即使无法改变过去,甚至对当下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但那些用生命写成的文字,会一点一滴,缓慢但坚毅地,击穿冰冷铁板一般的现实。

韩裔美籍作家苏珊·崔的长篇小说《信任练习》聚焦了同类题材,但表现手法与《同意》既相似又不同。小说的主线故事发生在一所艺术院校,从演员训练的角度切入,透过多元视角,多次切换叙事人物,达到翻转读者期待的效果。作者也时不时将表演艺术的概念融入叙事,通过讲述一个让读者后知后觉后怕的隐秘性侵故事,深入讨论成长时期记忆与真实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问读者: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可以信任的?什么是真实?真实的意义是什么?

故事主角是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女孩,那些她们所信任的年长男性以“练习、建立信任”为旗号进行着对她们的性捕猎。然而,关于青春的记忆总有些模糊,似乎记得,但又无法抵达准确。记忆和真实之间总是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恶魔的身影漂浮,危险的信号难以捕捉,记忆的碎片,拼凑出一段亦真亦幻的创伤经历。

影《成长教育》改编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琳·巴贝尔(Lynn Barber)的回忆录,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61年,16岁的少女珍妮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总是重复着单调的生活,父亲古板保守,母亲唯唯诺诺,生活中的唯一目标是考上牛津,珍妮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上大学离家之后。

这种乏味而安稳的生活在一个雨天发生了变化,她遇到了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成熟男人大卫。大卫手握着打开精彩成人世界的钥匙,带她去听古典音乐会、出入高档餐厅甚至拍卖行、游览她梦寐以求的巴黎,让她误以为通过这份感情她就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梦寐已久的一切。珍妮为此放弃了升学考试,却在那之后,发现大卫早已娶妻生子的事实。与大卫妻子莎莉的短暂对话,更揭露了大卫是个专挑不谙世事的少女下手的惯犯。故事终结于珍妮的醒悟,她在延迟一年后,考上了牛津,和大卫的那段关系似乎已成为她人生中翻过去的篇章,她可以像从没去过巴黎一样期待巴黎,像没有被过去捆绑、囚禁那样期待未来。——虽然读过上面几本书之后,我们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创伤,早已成为她们生命里的一部分。而借由痛苦地对痛苦的书写,她们试图消化的过去也成了读者如芒在背的“成长教育”。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