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阿里云高等教育智慧教学产品“数字知识平台”发布

--------------------------------------------------------------------------------
点击次数:2031  发布时间:2022-11-7 10:34:25

 

2022年第十四届云栖大会11月3日在杭州隆重开幕,阿里云教育在浙江省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伙伴共同组织教育科技论坛。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陈丽娟分享“为了下一代的云:以科技创未来教育”的思考,围绕教育科技基于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对未来行业趋势和发展进行深度解读,并正式发布阿里云在高等教育场景下的智慧教学产品——“数字知识平台”。

1.jpg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陈丽娟发表主题演讲)

陈丽娟在致辞中表示:“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的看到算法、数据、和内容资源在教学服务场景下的价值。没有算法,内容资源就是堆在学校里的一堆数据成本;而没有内容资源,算法就像是雾里看花,空洞无物”,陈丽娟还提到,“数字知识平台,致力打造造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领域的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智能知识引擎,推动高效智慧的教学教研服务。”

据悉,阿里云“数字知识平台”为高校提供数字资源的技术服务,通过知识结构重新构建和知识内容重新串联,帮助高校打造下一代的新教学平台。利用图像、视频、文本多模态数据识别,结合视觉语言模型、视觉分析、文本识别、语义理解技术,实现多模态感知信息结构化。并且运用自动化知识内容理解及知识提炼技术,辅以人工协同决策,高效生成教育领域专业知识图谱。能够对教学过程的图谱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探索最佳学习路径,不断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推动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精品课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2.png

(数字知识平台产品页面截图)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利好政策频出。9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教育领域扩大投资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专项贷款重点支持范围包括:高校教学科研条件及仪器设备更新升级、学校数字化建设,包括校园网络及信息管理系统提档升级,高性能计算系统,信息中心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此后,在9月28 日,中国人民银行则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该项贷款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等十大领域,其中教育领域主要覆盖高校和职业院校。(数字知识平台产品页面截图)

3.jpg

(浙江大学信息中心主任陈文智发表主题演讲)

对于高校数字化转型中知识重构的价值,浙江大学信息中心主任陈文智在教育科技论坛分享“网上浙大数字化之路”,他指出“浙江大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第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高校的知识生产方式、学科组织形式、协同创新模式等都需要不断地改变。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这些改革和创新?第二,后疫情阶段,数字化转型如何进一步为全球化协同式的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动能?第三,在大规模施教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实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第四,当前高校的学科发展越来越注重交叉汇聚,群峰竞秀的生态。数字化转型如何适应、支撑并引领跨学科融合?这几个问题在业内都是难度非常高的,浙江大学通过和阿里云的专业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团队反复交流深入探讨,最终共同设计出一套知识采集、算法融合和智能教学管理的策略。这套策略可行性是很高的,如果能在浙大成功实施,那么在高校的水平是先进的。”在过去一年,阿里云高校数字知识平台浙江大学、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高校教授,共同探索教研教学丰富场景下的知识服务价值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以及疫情下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变革,科技对教育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章,并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阿里云教育将持续把政策优势转化为推进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动能,不断健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支撑高校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教育创新

联系人:阿里云教育高级运营专家 王佩杰 peijie.wpj@alibaba-inc.com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